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盛紘倒是一直秉承这一原则的。

只不过,他的三个儿子,大的长柏和小的长栋都不用他操心。

长柏属于既聪明又刻苦型的,早早就金榜题名,给盛家争光添彩;长栋虽然不够聪明,但却够勤奋,小小年纪就“不用扬鞭自奋蹄”,为了让生母过上好日子,拼命读书。勤能补拙,小长栋读书也有成就。

最难弄的是长枫。长枫聪明有余,勤奋不足,喜欢的是风流才子那一套,诗词歌赋早有才名,科举却总是不够理想。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尤其是,长枫一次科考落榜之后,盛紘急了。怎么办?

话说,长枫受林姨娘影响最深,诗词歌赋那一套玩得是得心应手,风流倜傥更是他的标签。

鉴于王氏和林姨娘的关系,王氏恨不得他养废了,林姨娘作为一个妾,管长枫也不能理直气壮,盛紘又忙,顾不上天天看着,长枫慢慢变得轻浮而自命不凡。

转机发生在林姨娘被送去了庄子后。没了林姨娘的搅和,长枫的日常生活就由不得自己了,盛紘对他管教更严,一定要他通过科考出人头地。

为此,一家人针对长枫的教育问题,召开家庭会议。王氏坚决主张丫鬟还是漂亮的好,盛紘怀疑王氏有特殊意图,海氏觉得应该先苦后甜,长柏认为一切靠自觉,四人小组民主集中一番之后,决定让长枫按劳取酬,根据他的学业科考来分发福利。

针对长枫的性格爱好,娇妾美婢是他最喜欢的,于是,四人小组投其所好,以美婢作为奖赏,果然效果非凡。

长枫奋发图强,秋闱过后没几天,便传回他考中的好消息。他这次如愿的要回了三个温柔娇俏的美婢;盛紘还许诺,若他能在春闱中考取,便能恢复在账房支取一定银钱的权力。 为此,长枫动力十足,继续努力中。

不得不说,盛紘一家果然是智慧超群,他们竟然能够想起按劳取酬的方法,以此来激励不太求上进的子弟进学。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确实被他们贯彻得很好。

不由得想起了贾宝玉,他也是聪明而不肯在仕途上下功夫,为此贾政没少斥责他,甚至还会下狠手毒打他。但却没有一点作用。如果他针对贾宝玉的特点,扣住袭人晴雯不让亲近,拦住宝姐姐林妹妹不让见,只让李妈妈之流面目可憎的婆子服侍,只告诉他,科举考试成功便能见晴雯,再成功便能见黛玉,那宝玉还不立马苦读考点儿啥回来?

因材施教果然是最科学的教育方法。

当年,孔子教育子路,总让他慢点稳重点;而教育子贡,则总让他不要太稳重。为什么,就是因为子路张扬,子贡内敛,两个人的性子不一样。

《将夜》里,大师兄李慢慢太聪明,夫子便总让他慢一点,慢一点,于是,李慢慢用很多年来打基础进入初境,在大家都以为他很慢的时候,他飞速突破了下面的一个个层次,由初镜、感知、不惑、洞玄、知命,乃至达到无距的境界。

为什么让他慢,就是为了让他把基础扎牢。树长得太快,容易根基不牢,而把根扎深了,长多大也不怕风吹雨打了。

夫子知道李慢慢会有很高成就,于是要求他慢一点打基础。这就是因材施教。

盛家不愧是书香门第,因材施教、奖罚分明,让爱掉链子的长枫不掉队,确实是方法高明。也多亏海氏和长柏是真心想着他上进的,海氏主张先苦后甜,就是要他刻苦学习;长柏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一切靠自觉。通过分析盛紘棍棒教育的利弊,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这才真正激发了长枫学习的动力。

从盛紘教育长枫的过程来看,打骂也不是完全不起作用,但真正的入脑入心,还是不够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看清楚他的喜恶,喜欢什么就用什么来激励他。长枫风流好色,那便以美色诱惑他;想手里有钱花,那便用钱财激励他。在如此激励之下,长枫果然喜滋滋上钩了。

看起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投其所好的奖励机制,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源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