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都喜欢户外生活和野外游戏,空气、日光是生命的根源,运动、游戏是健康的要素。”户外游戏是让儿童亲近自然的好机会,尽情地游戏,释放能量,锻炼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发展社会性、创造力和认知能力。把室内的活动搬到室外,为儿童创设安全舒适、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区域,强健体魄,支持他们的学习。就像《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施》——室外课堂中提出的:“我们要在全社会建立一个新的愿景,来定义对童年的呵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激发儿童在户外游戏中的潜能,让学习更生动、有趣,让儿童获得更多鲜活和关联的经验?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的领悟,立足儿童发展视角,结合园所实际情况,近日,苏州高新区枫桥枫华幼儿园开展了户外涂鸦观摩研讨活动。

枫华幼儿园的教研负责人徐琴英老师介绍了园所户外涂鸦活动的开展情况,分享经验,提出困惑和思考,与现场的专家、园长、老师们一起探讨、思辨。随后,枫华幼儿园的师幼为共同体的老师们呈现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户外涂鸦活动,多样的玩色方法、大胆的创作手法、个性的艺术表达,为在场的老师们展现了一个独属于小班孩子的创意涂鸦天地。

通过游戏现场观摩与案例分享,共同体的园长、老师们从环境创设、活动组织、师幼互动三个方面,基于每个现场的一个核心问题结合《户外游戏指导手册》相关内容开展了一场思维碰撞,共享优质经验,共研优化策略,为两园进一步提升户外区域游戏开展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宝贵建议。

环境创设组的老师基于场地空间的规划、功能的承载、材料价值的挖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活动组织组的教师基于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活动内容设计、教师支持、关键经验的学习等分享了助推户外游戏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师幼互动组的老师对师幼互动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环境中的隐性指导、幼儿新旧经验的连接等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实践操作方法。

活动最后,傅萸老师针对活动现场从理念到实践操作都给予了专业引领。首先,从儿童核心经验发展出发,思考提供的材料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以及方法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其次,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建议各园根据园所实际情况,从校园文化、课程建构、课题研究等,强调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事半功倍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推园所的长远发展。最后,傅老师强调了艺术教育对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关注艺术教育中情感的发展,尊重儿童自我表达和创造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了解教育工作的适宜性、有效性,有助于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更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多维、多元的,只要不偏离评价的初心,坚持以儿童发现为本,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回归教育现场,一定能找到更多适合的评价途径与方法,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评价除了用数据去说明问题,用孩子们外在行为一样可以达到评价的目的。“脚下带风、脸上带笑、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不正是孩子当下成长的美好状态吗?(徐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