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都知道最近股市行情不好,但是新股首日就破发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双元科技作为科创板的百元新贵就成为破发的一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双元科技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走的是专精特新的路子,上市发行价就高达125.88元,妥妥的百元新贵,尾数还带两个8,上市时间也是6月8日,这一切都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顺利和发财之意,但是这么有寓意的股价和上市时间并没能支撑股价走强,反而在上市首日就破发,开盘价格就是120元,跌幅近5%,开盘后不到20分钟一度跌至101元,跌幅近20%,破发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都是罕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双元科技首日破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其实这一切在集合竞价阶段就端倪,集合竞价的时候股价最低跌至78元,较上市发行价几近腰斩,对于那些打新的股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快速的损失,打新带来的不再是稳定的盈利,反而是一种快速的损失,这种转变我们可以理解为市场的纠偏,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割韭菜”。

双元科技的破发其实早就有预警,在最开始的时候公司只需要募资6.52亿元,但是最后机构的报价却将募资金额增加了近2倍,最终的募资金额大幅增加到18.61亿元,这几乎是初始募资额的3倍,这也意味着最终的定价也几乎是初始询价的3倍,这对公司本身来说当然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毕竟公司一年的净利润也不到1个亿,现在一下子就能够募集18.6亿的资金,按照2022年的赚钱力度要干18.6年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对于二级市场的股民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估值高达79.8倍,又是带9和8等数字,寓意发财长长久久,但是对股民的实际情况就是损失得迅迅速速!公司原本就不需要这么多钱,但是这些机构硬是将估值拉这么高,不亏损才怪,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怎么可能来买单呢,所以股价首日就破发就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当前的股市行情原本就低迷,双元科技们还硬是要以高估值和超募的方式来融资,这是竭泽而渔,比较可笑的是,这是市场行为,因为是注册制嘛,岂非一切都是市场行为,是买卖双方定价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并没有被二级市场接受,双元科技的破发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投资者产生一种风险教育,时代变了,持续多年打新赚钱的逻辑已经变了,现在是注册制,上市机会不再稀缺,股票数量也已经突破了5000只,每天研究1只股票也需要研究14年才能研究完,闭着眼睛打新的结果就好比现在还在闭着眼睛买房的人,结果很可能是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元科技作为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企业,即便和当前行业龙头相比,估值也是明显偏高的,行业龙头怡合达的静态市盈率为46倍,远低于双元科技的近80倍,怡合达的动态市盈率更是只有36倍,大族数控的静态市盈率为37倍,博众精工的静态市盈率为36倍,这就直接说明双元科技的发行估值明显高于行业水平,最后破发就是不难理解的结果了。

2、市场上存在不同的估值体系?

从结果导向来看,双元科技的发行估值是偏高的,首日破发就是明证,但是如果以中签的角度来观察,在打新股的阶段这种估值却是合理的,因为网上发行初步中签率为0.037%,这也说明在打新股阶段挺抢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难道存在两套估值体系?发行阶段的估值体系和上市之后的二级市场估值体系是不同的?否则不太容易理解这种巨大的差异。在发行阶段被“哄抢”的股票在上市首日却“无人问津”。

以前打新股赚钱的逻辑在于:机构们吃肉,也让散户们喝点汤,所以打新股抢到就是赚到,但是现在机构们只管自己吃饱,哪管二级市场的散户们洪水滔天,机构们赚的也是管理费,至于基金本身赚不赚钱和自己关系不大。

至于券商,虽然注册制之后为了防止券商拉高估值的做法而设定了跟投机制,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比如这次承销发行的券商是民生证券,作为战略投资者跟投了6000万,占募资总额的3.22%,看似是自己投下了6000万的真金白银,如果发行估值过高,那么自己的这6000万岂非也要跟着损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券商自然是有方法解决这个利益捆绑问题,那就是可以从保荐和承销费用中“赚”回来,民生证券本次的保荐费和承销费用高达1.7亿,占到总募资金额的9.1%,6000万的跟投相比1.7亿的保荐承销费用就显得“九牛一毛”了。民生证券如何才能拿到1.7亿的保荐承销费用?如果按照初始的6.52亿的募资金额计算肯定是拿不到的,因为那将占到募资金额的26%,这个比例就太高了,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按照9.1%的比例,民生证券就只能5933万的保荐和承销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将发行价做高了,上市公司募集到了原来近3倍的资金,民生证券也拿到了比原来高得多的保荐和承销费用,这是“双赢”的做法,但是双赢并非所有人都赢,那么输的一方是谁呢?各位读者,你们认为谁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