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18日,早晨拍摄的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万亩牡丹园。新华社发(赵晓罡 摄)

新华社西安6月8日电(记者姚友明)虽然地处中国西北的陕西关中地区近来遭受了连续降雨,但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南沟社区的党支部书记肖万顺却丝毫不用为村民今年的收入担心。

“我们社区里现在有1500亩葡萄,条件稍差一些的农户也基本都有了连体避雨棚。去年我们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6000元,有5户葡萄种植示范户,每户收入超过50万元。”肖万顺说。

村民秦德红早年在煤矿打工,为了提高收入水平,他从2010年开始种植葡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驻站专家的指导下,秦德红和乡亲们的葡萄种植之路日益规范和科学。2012年,秦德红种植葡萄的亩产收入达到10000元,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我们告诉村民搞设施农业,搭个冷棚,葡萄产量和品质还能再提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宗勤说。2021年,南沟社区的富源现代农业园内建起了一座高效智慧冷棚,村里其他冷棚也安装了自动卷膜机和迷雾系统。

“自动卷膜机能有效控制大棚温度,在手机上即可设定。温度低了卷膜机就自动关上,温度高了自动打开,非常方便。”肖万顺说。

而使用迷雾系统,10分钟就能给10亩葡萄完成灌溉施肥或打农药工作。“迷雾系统能把农药小颗粒精准地打在叶片的背面,这样农户每年能少打10次农药,他们省了钱,葡萄的品质又较以往提升了。”张宗勤说。

2022年,南沟社区的葡萄产业收入3150万元,比2021年增收700余万元。南沟社区高大宽敞的冷棚内,即将推广的一个新品种葡萄正在生长,它孕育着村民们收入再增长的新希望。

在位于陕西杨凌的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200亩的36个大棚中,近30个不同品种的火龙果正处在不同生长期。大棚内的补光灯、传感器、滴灌设备,以及集中控制这些设备的迷你控制箱,是火龙果打破种植地域限制、实现“南果北种”的关键所在。

从去年开始,青皮她园开始使用杨凌棚掌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棚掌柜”产品。该设备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算法解决温室大棚环境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装置。

“火龙果产量较之前又增产10%以上。我们带动了揉谷镇田东村的200多户农户种植火龙果,每个大棚每年的纯利润至少有6万元。”青皮她园合作社负责人郭娟茹说。

杨凌棚掌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晓磊说,经过多年的数据储备和市场实践,公司准备针对陕西省不同水果的生长特性,推出“冬枣版”“樱桃版”“番茄版”“猕猴桃版”等个性化“棚掌柜”产品。

“过去种地都是凭经验。我们是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把体系化、理论化的科学方法推广到老百姓那里,从而让大家实现增产增效。”杨凌棚掌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发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孙先鹏说。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数据显示,中国设施农业面积占全球设施农业面积的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