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购动作频频,君乐宝为上市铺路,但也暗藏隐忧

6月8日消息,近段时间,君乐宝收购动作频频。乳业分析师宋亮6月7日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君乐宝通过收购加强全国市场布局,主要是为了打实基础,让上市步伐更稳。

去年7月,君乐宝喊出2025年上市的决心及500亿元的营收目标,此后便加速了收购频率。在标的合适时,通过收购进行扩张不失为好方法,但收购后的融合发展、资产负债率上升等问题也需要关注。

↑资料图 据视觉中国君乐宝落棋西南、西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收购进行多点、多业务布局

5月底,皇氏集团宣布拟将持有的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思尔”)、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思尔智能”)各32.8996%的股权以总价款人民币3.29亿元转让给君乐宝乳业。转让完成后,皇氏集团将不再持有上述两家公司的股权。

几乎是同一时间段,君乐宝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陕西省富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中国食品报,三方将加强奶山羊产业合作。此次君乐宝布局陕西富平,是看中羊乳之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3年以来,君乐宝在收购和扩张上动作频频。

今年2月,国家市场管理局官网公示信息显示,君乐宝收购西安银桥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银桥乳业”)部分资产案无条件获批。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或乳业头条官网查阅! 来源:红星新闻 乳业头条发布!

【二】、天润乳业范珂:区域乳企如何走出去?做对这四点很重要!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乳制品行业已经形成了全国性乳企、泛区域和区域乳企三类市场主体并存并错位竞争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很多区域乳企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品牌力。但是不论从包装形式、设备工艺,还是产品端创新来说,发展都越来越困难,同质化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区域乳企如何实现破圈发展?如何更好更快地走出本地?

第八届Foodaily FBIC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上,新疆天润乳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珂作了主题为《地域奶,是坚守本地还是走出本地》的演讲,向大家分享了企业在产品创新、疆外市场突破等方面的经验,并对那些想在外埠市场有所作为的区域乳企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

【三】、伊利、澳优再结新缘!

业绩下滑,澳优乳业开始清理旗下亏损的海外奶粉合资公司。6月6日,澳优发布公告,披露了关于出售PURE NUTRITION的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ure Nutrition自注册成立以来一直面对营运挑战与持续亏损的境地。

根据公告,Ausnutria NZ(澳优全资附属公司)、Westland及Pure Nutrition订立协议,Ausnutria NZ同意出售而Westland同意购买Pure Nutrition 60.0%的股权和债务,价格最高约为31.1百万新西兰元(约147.7百万港元)。

其中,卖方Ausnutria NZ为澳优的全资附属公司;买方Westland是金港商贸的全资附属公司,而金港商贸则由伊利股份(澳优控股股东)全资实益拥有。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或乳业头条官网查阅! 来源:新乳业、澳优公告 乳业头条发布!

【四】、奶粉卖不动了,是因为出生人口下降?

国产奶粉的过剩产能在未来5到10年难以消化

“奶粉没有前几年那么贵了。”,一位居住在厦门的二孩妈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生第一个孩子是四年前,和那时相比,同品牌系列的婴幼儿奶粉,价格从接近300元降到了200元出头。

4月底,国内各大奶粉企业已相继发布2022年财报。尽管部分企业在羊奶粉等细分领域实现盈利突破,但营收下降和成本上升已成为整个行业不可回避的现实。其中,国内人口出生率下降是企业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继2016年短暂生育高峰后,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2022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人,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0多万新生人口的一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口与健康》杂志近期刊发的一篇文章称,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降至2022年的1.07,其中,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

婴幼儿奶粉是奶粉行业的主要营收来源。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年代,奶粉行业度过了高毛利率和快速扩张的阶段。当出生人口下降,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转型,奶粉行业如何应对萎缩的市场,又如何适应新的需求?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或乳业头条官网查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乳业头条发布!

【五】、否认蹭热点的皇氏集团:心怀百亿级乳企梦 布局光伏业务遭问询

尽管已经言明“布局光伏业务是公司乳业的产业延伸并非跨界”,皇氏集团进军光伏产业一事依然颇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8日,在一众股民的期待中,皇氏集团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深交所的这封问询函于5月10日下发到企业,皇氏集团申请了一次延期回复,使得股民们对此更加关注,甚至追问到业绩说明会上。问询函共有13个大问题,业容既包含皇氏集团的业绩情况,也涵盖了皇氏集团的业务情况。

【六】、原奶周期谷底:无人收奶、淘汰牛卖不上价,中小牧场难以为继

6月8日讯(记者 张晨静 张良德 王平安)“奶都没人要了,成本低了又有什么用呢?”今年的饲草料价格终于从高点小幅回落,北方一家牧场的负责人老李却还是愁眉苦脸,“现在乳企奶用不完,这样的价格有需求的话他们(乳企)也愿意收,最主要原因是(乳制品)销量不行。”

财联社记者近期采访北方多地牧场获悉,牧场困境主要来源于当前奶价难以覆盖原奶成本,消费市场需求疲弱叠加上游原奶过剩,奶价、淘汰牛价格齐跌,多位业内人士对今年原奶价格较为悲观,原奶过剩“阵痛”或将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奶价格跌破成本价,“从去年下半年原奶行情就在走下坡路了,今年以来奶业愈发不景气,价格一降再降,目前公司一公斤奶综合成本在3.9元/kg,个人牧场成本可能会稍微低一点,但是收奶价也会低,而当前奶价甚至覆盖不了自身成本,我们下游有乳企公司,收奶是肯定没问题,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奶价过低。”近期北方某牧场生产负责人孙朋飞向财联社记者如此表示。

【七】、奶源过剩 经营承压 奶业如何脱困?首席科学家把脉产业发展

6月8日讯(记者 刘潇潇 李冬阳) 奶业的发展密切关系着民生保障。近年来,我国奶业快速发展,在奶牛的集约化养殖、后备牛培育、牛奶产量与质量的把控等方面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当下,诸多因素令世界经济承压,导致全球牛奶消费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

当前,全球奶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我国奶业在结构和奶源基地建设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6月5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29次年会暨2023中国(国际)乳业经济发展论坛于江西南昌召开,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以《中国奶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为题发表演讲,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奶业发展所面临的痛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奶牛养殖效益下滑 承压较大

“通过国际奶业牛奶价格的走势可以看出,到2022年,所有的奶业主产国都达到了历史高位,但是进入2023年以后,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李胜利在谈及全球奶业面临的困境时作出如上表示。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或乳业头条官网查阅! 来源:中国经济网 乳业头条发布!

【八】、靠奶酪棒做到C位的「妙可蓝多」,要失宠了?

“奶酪一哥”妙可蓝多最近有点烦。

作为国内奶酪棒品类冠军,妙可蓝多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0亿支。无论是在超市冷藏柜台,还是在罗森、711等便利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资料图】

对于“奶酪棒”这个小朋友爱不释手的心头好,年轻妈妈们更是不会陌生。也正是靠着“*儿童营养零食”的加持,妙可蓝多才得以异军突起,成为国内奶酪市场的“大赢家”。

然而,在经历高增长过后,妙可蓝多的好运气似乎到了头。4月25日晚间,妙可蓝多披露今年一季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下降20.47%;净利润2420.23万元,同比下降67.08%;扣非净利润586.88万元,同比下降91.47%。

财报发布次日,妙可蓝多开盘一度触及跌停,以23.47元/股的价格刷下历史新低,不到一年时间里股价遭到腰斩。随后不久,高盛公司发布研报,将妙可蓝多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卖出”。

事实上,妙可蓝多的业绩疲态,在之前的年报中已有端倪。2022年全年,妙可蓝多营收仅同比增长7.84%,但净利和扣非净利分别取得12.32%和45.14%的下滑表现,且妙可蓝多在去年四季度营收同比减少25%,净利由盈转亏。

最重要的是,妙可蓝多2022年营销总费用为12.19亿元,然而净利润却降到了1.35亿元,营销和利润、研发费用的严重失衡,让“烧钱换增长”的质疑甚嚣尘上。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凭一己之力反超外资,坐上行业头把交椅的妙可蓝多,还能继续站稳C位吗?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或乳业头条官网查阅! 来源: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 乳业头条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更多乳业新闻,你可以去【乳业头条】官方网站看看,因为行业新闻很多,所以每条新闻只摘录了部分内容。我们坚持每天更新一条乳业头条,欢迎转发和收藏!百度、搜狗、今日头条可以搜【乳业头条官网】就可以了解更多详情。欢迎乳制品企业、媒体朋友投稿,投稿联系乳业头条管理员。

今日关键词: 奶业振兴 原奶过剩 君乐宝乳业 澳优乳业 天润乳业 国产奶粉 蒙牛乳业 伊利乳业 皇氏集团 妙可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