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恬淡”其实挺好的,但是要做到却很难,‘平’是“平常心”的意思,南泉禅师说:“平常心是道!”

但平常心需要做到无我才行,一旦心中有我执,就分别取舍,争取自己喜欢的,排斥自己讨厌的。

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遇到事就容易生出情绪,所以很难做到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只有做到平常心才能平等看待一切。

平常心的背后是直心,佛家说直心是净土,直心是道场。所以于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但很多人不懂直心的意思,直心就是儒家说的诚,《中庸》里说:“诚者,天之道也。”

常行直心也就是诚其意,其实也就是“率性之谓道”,即老子说的“无为”。

‘和’是道之用,是《中庸》里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论语》里说的“礼之用,和为贵”。

这个‘和’,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和气生财的意思,大家认为的‘和’就是不争不抢,要和和气气,这样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这些我在讲《中庸》时讲过了。

其实只要真明白了‘和’,去争去抢也未尝不可,因为‘和’的背后有“中节”,也就是循理而动,那么即使争抢也必定是符合道的。

道家老子不也说“无为而争”吗?

但要做到无为,就一定要做到无我,无我即合道,然后去争,就是符合道的。

但现在的人争抢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欲之公处即为理”,‘公’是大公无私的意思,也就是无我,所以为了自己的私欲就是不符合理的。

比如,当你的小孩非常想要一个玩具,但你必须通过跟别人玩游戏,去争才能得到。

此时你的本心自性一定会随感而应,发出去争的念头,这个念头是出自本心自性,所以是符合天理的正念,是不虑而知的良知。

如果此刻你又生出一个念头,告诉自己要不争不抢,其实这是思虑而来的,不是良知,所以《中庸》里才说要“不思而得”,也就是不虑而知的良知。

此时生出的第二个念头不是直心,没有诚于第一念,所以是不诚,所以虚云大师说不生二念,而此时就生出了第二念,内心出现了纠结、徘徊。

这里就是王阳明说的“诚与伪、是与非、善与恶”的界头。

其实此时的不争不抢反倒是恶,反倒是为己的私欲,你是为了不争不抢而不争不抢,这是“有为”,是心中住了“不争不抢”的相。

是你认为我必须要做到不争不抢才行,所以是为我,有我就是有为,心中有个我在,有我必定有私。

此时要仔细审察觉知,切不可认为不争不抢是善意,所以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善,这其实是隐藏在善意下的恶念。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因为很多大德都说要不争不抢。

这就犹如佛陀说有佛法,于是世人就偏执于佛法,落入法相。

因为是佛说的,佛是权威,于是你便执着于‘有’,然后住相了,心不是无所住的空了,所以佛陀才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正如你听到圣人说要不争不抢,因为对方是大成者,于是你便执着于‘有’,然后心中就住了不争不抢的相,然后常常违背自己的心。

即使面临违背自己心的时候,也会委屈自己的心,去依附高人所说的话,这其实是不诚,是没有常行直心。

真正的常行直心,内心一定是合一的,是不会出现纠结、徘徊的。

其实高人说不争不抢,是为了让你克制心中的私欲,是随缘相机而说,不是让你死执不争不抢,这就违背圣人之意了。

况且世事无常,一切事物总在不断变化,要懂得“识时务”,也就是“时措之宜也”,不要变成一根筋的呆瓜。

心是活泼泼的,一旦住相就受限了,你认为要“不争不抢”,这就是限制了自己活泼泼的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无所住的空,才是心原本的状态,然后才能用善用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