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楠,李蔼文,朱卓均

单位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检验科

前 言

血液葡萄糖(glucose,GLU)测定在评估机体糖代谢状态、诊断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即为低血糖症[1],根据引起血糖降低的原因可分为真性低血糖和假性低血糖。假性低血糖是指实验室检查血糖降低而患者无相应临床症状,此时若按危急值处理反而可能带来危害。因此,正确鉴别真、假低血糖及明确低血糖的具体原因尤为重要。

案例经过

患者,男,82岁,于2023年4月8日因“便血及血尿20天”收治入院,入院当天行生化检查,发现血清葡萄糖结果为1.99 mmol/L,为危急值。经另一台生化仪复查后结果为1.95 mmol/L,当天两台仪器GLU室内质控在控且仪器运行状态正常,随即报告临床危急值。

临床医生反映患者神清,无出汗、饥饿、心慌等不适症状,既往无低血糖病史,未使用降血糖药物,临床症状与低血糖结果明显不符。随后,临床行POCT手指血血糖监测,餐后血糖结果为7.5 mmol/L,结果正常。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静脉血及指血血糖结果(单位:mmo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与临床沟通及实验室情况,排除如下:

1.首先排除采集错误:用该患者其他血清标本复查血糖结果仍为危急值,且所有标本血型结果一致均为O型Rh阳性,抽血护士否认输液侧抽血;

2.了解患者病史及用药史:患者无糖尿病史,采血当天并未使用降糖药物及维生素C等氧化还原型药物;

3.排除检测结果错误:本实验室血糖检测采用己糖激酶法,标本无溶血、黄疸、脂浊。当天两台生化仪Cobas c702和Cobas c501的室内质控在控,仪器运行状态正常,试剂剩余量较多,且与实验室内部的POCT电脑血糖监测仪结果一致;

4.本院每年定期对临床各科室POCT血糖监测仪比对:该科室血糖仪比对通过结果可靠,且患者当天连续多次监测结果均正常。

本案例实验室血糖浓度降低,而患者无相应临床症状,POCT血糖监测结果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可靠,判断为假性低血糖。查看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2),分析其假性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表2 患者入院当天部分检验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血常规、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考虑泌尿系感染,临床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静滴经验性抗感染,同时予留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果显示为屎肠球菌。经3天抗感染治疗后患者血常规WBC计数逐渐降低,血糖浓度也逐渐趋于正常,如图1,未再出现假性低血糖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患者住院期间WBC计数和血糖浓度变化趋势

综合患者的情况分析,4月8日患者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血液WBC异常升高,一方面糖分解异常加快,另一方面白细胞增多血流相对缓慢,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静脉血葡萄糖浓度可能显著下降,但动脉和毛细血管血液葡萄糖浓度正常,患者也没有低血糖症状,而导致的假性低血糖。

案例分析

发生低血糖的病因复杂多样,常常因没有准确诊断而被误诊。且假性低血糖结果若处理不当将给临床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何正确鉴别真假性低血糖结果及明确低血糖的病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真性低血糖:

是指实验室检查血糖浓度降低,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低,二者一致。根据引起真性低血糖的原因可分为:见表3

表3 真性低血糖常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假性低血糖:

是指实验室检查血糖浓度降低,而患者体内血糖水平正常或升高,二者不一致。引起假性低血糖的常见疾病包括:见表4

表4 假性低血糖常见病因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上述情况,应尽量选择POCT监测指尖毛细血管中葡萄糖浓度,与动脉血接近,从而得到患者真实的血糖结果。

三、检测方法影响:

血糖的检测实际上主要通过血液学来检测血糖的水平,不同的检测方法干扰因素也不相同(表5)。

表5 血糖不同检测方法的干扰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由于静脉血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的假性低血糖在临床上很常见。研究显示,全血标本在常温25℃时放置2h时血糖下降5%~10%,放置4h时可达20%[5]。目前,本实验室多数情况下血糖检测和其他生化项目一起进行,采用红色头干燥管,常常因标本运输时间长、样本量大或处理不及时造成血糖检测结果假性降低。常见的氟化钠抗凝也只是延缓部分分析前血糖降解的问题。

总 结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低血糖时,在排除实验室检测误差后,应分析低血糖的真实原因,不能直接按危急值进行处理,避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6]。在排除标本放置过久(>4 h)或患者存在高白/红细胞血症的情况后,应考虑患者为真性低血糖,此时应结合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具体病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专家点评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检验科 谭俊青主任技师

本案例通过一例“低血糖”的危急值分析,积极与临床沟通,发现症状与抽血结果明显不符时,通过排除患者用药、采集、检测方法等干扰因素,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查阅文献,及时给临床提供“假性低血糖”的原因分析,避免错误的判断影响患者的诊疗。

参考文献

[1]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30.

[2] 廖静,丁霏,罗薇,等.住院患者低血糖症的病因分析及鉴别方法初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41(2):205-208.

[3] 谢勇丽,张雅薇,袁拓萍,等.慢性增殖性血液病假性低血糖10例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51(12):56-58.

[4] 周天龙,周青霞.假性低血糖常见原因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 2009,19(02):47-48.

[5] Bonetti G, Carta M, Montagnana M, et al. Effectiveness of citrate buffer-fluoride mixture in Terumo tubes as an inhibitor of in vitro glycolysis[J]. Biochem Med (Zagreb), 2016,26(1):68-76.

[6] 李德红,司玉春,鲁彦,等.实验室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对减少低血糖假性危急值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9,35(9):1425-1427.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直播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