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区养老建设

社区养老,是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规划引导、资金引导等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包括社区托养中心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政府投资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的面向社会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的综合性养老设施。后者是指以街道(乡镇)为载体,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基本服务,并就近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的小型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既可以采取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 日间照料中心的建成

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日间照料、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养老机构。它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试点范围和规模,到2020年底,全国建成并运营6000多家日间照料中心。

0. 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指对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进行生活环境改造,以提高老年人居住安全、生活便利和健康舒服水平。这一项目的实施是为了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近年来,各地在居家适老化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0. 医养结合的养老机制落实

医养结合,是指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入住医疗机构,在身体不适合长期居住的情况下,将老年人安置在养老机构,实现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但医养结合机制落实还有待加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落实好医养结合的养老机制。

0. 扩大有效供给,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有两个层次:一是对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求比较强烈,但由于经济能力所限,他们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二是对于一般老年人,需要提供价格比较低、质量相对较高的养老服务,这部分老年人往往由于经济条件所限,难以支付较高的养老服务费用。为此,要从满足基本、普通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出发,扩大供给,增强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