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4 10:15浙江新闻客户端

南方的山体能够涵养水源。青田多山,溪坑也很多,这从地名上就能够反映得出来。比如,青田有温溪、石溪、蜜溪、平溪、芝溪、海溪,半坑、吴坑、横坑、滩坑、金坑、引坑等等。要过溪坑,搭桥是最常见的方法。青田先前的古桥一般多是建在宽度不大的溪坑上。

过去没有钢筋水泥,所以,建桥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不是树木就是石岩。青田过去最简单的古桥,就是用树段,直接横在溪坑上面。不过,直接风吹雨打日头晒,树木容易腐烂。所以,也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简易、原始的古代木桥保存到今天。如果有朋友想走一走这种就用树段直接架起来的、工程技术最简单的木桥,在此可以推荐一个地方。在祯旺乡谷铺有一条山坑,沿坑往里面走,有好几处没路的地方就是用树段布桥过去的,走到底,可以看到一条瀑布,环境比较清幽。不过走这种用树段搭起来的桥,有点吓人,要有心理准备。

阜山陈宅木廊桥

虽然木头容易腐烂,不过用木头建的古桥保留到现在的是还有。一般来讲,这些能够保存得下的古木桥多是在桥身上建有廊檐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风遮雨的木廊桥。当然,桥上建廊檐并不仅是为了桥身防腐,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过路人躲避风雨,歇脚休息。我们青田比较典型木廊桥有,阜山陈宅村的木廊桥,明朝万历三年修建;章村黄肚的渡川桥,至少在清朝咸丰七年以前就已经建成;章村坑根的卧虹桥,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建成。虽然这些木廊桥都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都建有廊檐,但是,在关键的桥身建造上是有区别的。

就拿章村乡的这两条廊桥来说,黄肚的渡川桥是在溪坑的两头先用石块垒好基础,然后用树木直接横跨过去,桥身是平直的,工艺相对简单;而坑根的卧虹桥就不一样了,它的木桥身是起拱的,溪坑的两头也先用石块垒起基础,但是还要在岸基上斜插衫树木段交错起拱,连接两岸,这种桥叫叠梁木拱桥,工艺比较复杂。交错起拱的工艺虽然复杂,但是,跨径可以做得大一些。一般来讲,叠梁木拱桥除了有廊檐之外,桥身两边,都用木板建起围裙,遮风挡雨防止树木构件腐烂。如果有机会去看叠梁式木拱桥的话,一定要下到桥下,站在溪坑边从底部往上看桥身,只有这样子的角度,才可以把桥拱的叠梁结构看清楚。这种木廊桥的最巧妙、最精华的部分就在这里。至于桥身以上部分的建筑,和其它的木板房或木游廊没有多大的区别。

木头造桥,虽然比较方便,但是要讲避雨防烂。自然界不怕雨,不怕烂的天然建筑材料就是石头。石头的牢固程度不是树木可以相比的。所以,我们青田乡村的古桥,特别是保存到的今天的古桥,大多是以石头为材料修造的。石桥大致分为两种形制,一种是石拱桥,一种是石板桥或也叫石梁桥。当然,青田最多的石桥石拱桥

红罗桥

在鹤城,太鹤公园边后般坑上。就有一座古代的石拱桥。其他乡镇里有代表性的古石拱桥有:海溪西园济美桥,清道光二十四年建;舒桥罗西金锁桥,清咸丰元年建;章旦红罗桥,清光绪年间建;腊口雷公岙的同春桥,清光绪元年建;章旦外垟镇东桥,清光绪三年建;巨浦西坑永庆桥,清光绪二十三年建;黄垟金坑口永青桥,清光绪二十四年建。以上都是单孔桥。在季宅黄放口有一座建于清光绪七年,民国初又重建的双溪桥是青田比较少见双孔桥,桥长44.3米,桥宽4.9米,形体比较大,是青田通往缙云古道上的重要桥梁。在桥的南侧还有一块名为“双溪桥碑记”的石碑,内容是清末民初我们青田的大才子章楷先生写的。有朋友如果到黄放口玩,可以去看看这座桥,看看石碑关于修桥的记载。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这座桥桥墩的东面,也就是朝向来水这一面建有三角形的分水雁,它的作用就是当洪水来的时候,通过三角尖把水流往两边分开,减轻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保护大桥的安全。

双溪桥和桥面

说了石拱桥,再来讲讲石板桥。石板桥在青田乡村里,经常可以看到。譬如,章旦桥头村的普济桥,清道光二十五年建;阜山陈宅的汇源桥、店前桥、上马桥;高市东源口的仙人桥,这座桥南宋宝庆二年修建,比较年代久远。这些石板桥都是单跨的,中间没有桥墩或桥柱支撑,但也不是简单地用石条直接架在溪坑的两岸。这种石板桥也需要在两岸先做好基础,两岸都要有条石从下往上斜伸,托起桥面的石板,所以可以称之为出挑承托石板桥。这种桥比较短,长度大概在8米以内。

桥身比较长,跨径比较大的石板桥就需要桥墩、桥柱来支撑了。像温溪洲头的洲头大桥,始建于北宋,是原来处州通向温州,青田连接永嘉的大桥,桥长有19米,分为五段,桥墩架就有4个;还有仁庄彭口的十字桥,清光绪年间修建,以路亭连接北大坑桥、南十字桥,两桥各长35米,都是九孔八墩。这一类桥,桥身较低,结构简单,体态修长,能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非常适合拍桥上有行人的,场景较大的照片。

十字桥(亭左桥)和大坑桥(亭右桥)

以修建的材料来分有石桥和木桥。那么,有没有用木头、石头,这两种材料共同修建起来的古桥呢?答案是有的。

在高市乡的水碓基村就有一座用木头、石头砌起的廊桥。大家对高市肯定比较熟悉,因为那里是陈诚的故乡,是在石门洞的旁边。但是,这个水碓基村在青田没有什么名气,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所以,在这里要讲一下具体的位置。到了高市村之后,沿着溪坑往山里走大概6公里左右,就到了东源口村。在这里路分两条,水分两支。往右可到西源;往左走是东源头方向,大概再走7公里左右就可以到水碓基村了。这座廊桥就横在村边的溪坑上,呈东西走向,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是单孔石拱木廊桥,桥长14.3米,宽2.8米,高6米。桥墩就建在溪坑的岩背上,桥拱券是用不规整的石块错缝叠砌,桥面上是五间木柱支撑的双落翼悬山顶廊屋,结构简单明了,整座桥看上去非常的古朴简洁。在廊桥的一侧,还有高大的枫树陪伴,山林溪水,环境清幽。

在青田,用到传统建筑材料最多的古桥,就是阜山陈宅的“毓秀桥”。陈宅号称“七星村”,在青田比较有名,现在村边遍种皇菊,很多人去参观过。“毓秀桥”就在陈宅村口,始建时间是在明朝的万历四年(1576),原来就是座用不规则块石垒叠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长13.81米,宽3.31米,拱跨5米。民国22年(1933)的时候,在桥面用砖木修建了五间廊屋,砖柱、砖券门、砖券窗。特别有意思的是屋顶,大体上看是悬山顶,但是从当中的明间升起来四根木柱抬高了中间的房顶,做成一个四角攒尖顶。而且在明间的两侧,还修建了木质美人靠,供人们坐下来休息赏景。这么一搞,这条原来并不起眼的石拱桥,就变成为造型雅致的石、木、砖混搭一体的廊桥。一直以来,“毓秀桥”都是陈宅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它还从属浙南廊桥名下,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提到的古桥,大多是从构造和用材的方面来讲的。下面要从历史沿革和地方文化的角度来讲一座古桥,它名称是永济桥。当然,永济桥不能算是完全意义的古桥,但是它最基础的部分桥墩还是过去的遗留,所以,也把它作为古桥来讲。可能有很多人对“永济桥”这个名称感到陌生,如果要说就是西门外江桥头的那座桥,大家就都知道了。

金锁桥

永济桥的桥身中间是一座两层重檐六角攒尖顶的钢筋水泥制的凉亭,下层中间是过道,两边有座凳。上层可观景。但是,现在没有什么风景可看了。因为水碓坑两岸房屋盖得密密匝匝,永济桥已经“陷落”于屋从中。站在桥亭上,看到的除了房子还是房子。过去这里正好是鹤城的西城墙之外,是城郊结合部。看过民国时间永济桥的老照片,两岸多是树,视野比较开阔,景致很美。

永济桥大概是青田历史上拥有过名称最多的桥梁,始建的年代不清楚。南宋时,或南宋以前就有“济宁”、“上店”、“通济”等名称。原来是木结构的,大概在南宋庆元初年被大水冲毁。当时的青田县令黄由己就找青田一位退休官员郑汝谐商量修桥的事情,说是青田比较穷,为了省钱节约,还准备在原来的基础上用木头把桥建回去,郑汝谐表示,不建则已,要建一定要用石料,并表示愿意带头捐款。在郑汝谐的倡议带动下,在黄县令的主持下,崭新的石桥于庆云二年修成,黄县令为之命名为永济桥。

不要以为石桥就牢固了,没过多久,永济桥就被冲坏。这次是青田的另一位退休官员陈希点主持修复了永济桥,并在桥上建了亭子。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永济桥再次冲坏。明朝建文年间,知县谢子襄主持复建,并更名为遵化。可到了明成化年间,这遵化桥又被冲坏,知县杨麟、县丞李思贤和乡绅又一次想办法修复,并恢复永济的名称,但是后来还是被大水冲坏。明嘉靖年间,乡贤徐崇全上书呈请官府再修,知县李楷就捐出自己的工资,予以重建。明崇祯年间,永济桥又一次被冲坏,知县杨文骢主持又把大桥给修好了。

以上资料是从光绪版的《青田县志》中看到的,能够说明以下问题:

一、青田洪灾频发。

二、南宋时永济桥虽然用石头修建,但是抗洪能力要低于百年一遇。因为明朝总共276年的天下,永济桥就修了四次,平均寿命只有七十年。

三、明朝崇祯年间杨文骢在修桥时肯定提高了建设标准,因为一直到清末,有将近300年的时间,再没有桥被冲坏的记录。现在的永济桥的桥面、桥亭虽然是华侨捐资重建的,但是承重的桥墩还是明朝的建筑。

四、地方的退休官员和乡绅,在地方事务上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强烈的责任感。

五、永济桥位处青田县城的西大门交通要道上,位置重要,官方民间都重视,故能够屡毁屡建。

古桥为古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很多古桥或许已经失去的原来的作用。但是,每座古桥都会有它的故事,都是过去生活的历史见证,值得珍惜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