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金融业如何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近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围绕“养老金融的机遇与责任”议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国民养老保险董事长叶海生、中国太保总裁傅帆、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等6位嘉宾,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中如何推进养老金融的改革创新各抒己见。

综合他们的发言来看,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我国养老服务面临供给总量不足、供需对接不顺畅、专业人员匮乏、养老金储备较少等难题。而放眼未来,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保险业要聚焦主责主业、错位发力,构建养老金融核心能力。

众所周知,人口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要素。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14.9%。预计到2040年,中国25岁以下人口数量比65岁以上人口数量还少,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群将达到全国人口30%。

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正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中最深层、最重要的变量。

白涛表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大难点问题,人人都会变老,家家都有老人,养老涉及国家长治久安。

在他看来,养老服务至少要解决老年人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老百姓有病时能及时就医,同时不为医疗资源、医疗费用担忧;二是在日常生活时,能够得到专业的照护,在家也好、社区也好、机构也好都能得到专业照护;三是要解决老年人情感孤独和焦虑问题,尤其是独居老人。

但是我国养老服务面临供给总量不足、供需对接不顺畅、专业人员匮乏等难题。

白涛介绍,如果按照70岁以上老年人中10%需要养老床位计算的话,我国现在缺300万张养老床位,在供需对接上缺少具有公信力的渠道和平台,让老百姓及时便捷得到高水平的养老服务。

目前,我们国家专业护理人员只有大约5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大概4500万左右。按照1:4计算,现在需要专业护理人员1000万以上,但是现在只有50万,缺口在1000万。“一方面16-24岁年轻人城镇调查失业率20%以上,另一方面这里又是1000万以上的缺口,很大的供求矛盾错配”白涛表示。

“此外,配套政策目前还不太到位,主要是政策细化不够、政策协调不够。与每个人切身有关的个人养老无差别的,规定领取时不管什么人参加个人养老都要交3%的个税,反而增加了免缴个税中低收入人群的负担。本来他不需要交个税,参加了养老以后,领取时还要交3%,不是打击他的积极性吗?”

再比如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如果参加个人养老金的话,前提是他必须参加第一支柱,政策之间相互制衡,这是当前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

叶海生表示,和欧美或G20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金储备较少。“我测算了一下,去年底养老金大概积累15万亿,占GDP12点多,OECD平均水平大概15%,北欧一些国家会更高。”

在叶海生看来,导致我国养老金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我国一二三支柱发展不平衡。从上世纪90年代建立新型社会保险体系以来,第一支柱发展一支独大,二三支柱走着走着就弯了,三支柱压根没有发展起来。

目前养老金第一支柱占2/3,第二支柱占1/3,第三支柱几乎可以不考虑。而美国第一支柱只占约7-8%,第二支柱占60%多,第三支柱占30%多。”

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业内建言打通二三支柱、低收入人群领取不缴税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2022年11月,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截止2023年5月25日,即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半年之际,虽然参加人数达3743.51万,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的速度包括达到的效果和预期仍有所差距。

白涛表示,个人养老金开户数量突破3700万,量是不小,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和预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这3700万的客户往深里分析,要看看里面放钱的客户有多少?光开户没有钱没有作用。开了户放钱的客户目前900多万户,还不到1000万户,户均缴款额度平均2000元左右。”

在白涛看来,很多客户只开户不交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策层面激励不够;二是产品吸引力不强;三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操作复杂。

具体来看,在政策层面,目前大家反映比较多的还是缴费上限1.2万元的额度。对于中高收入群体来讲,额度太小了,上限能不能提一提?中低收入本来不建个人账户时不用缴费,建立了之后领取还要缴3%的税,有挤出效应。

“对于低收入人群领取的时候能不能零税?本来要他们建立个人养老账户,现在领取时,能不能3%的税就不交了”白涛建议。

在产品方面,现在大概650多款个人养老金产品,涉及银行养老储蓄类、保险类、理财类、基金类等,这些分散在不同银行的平台上,一般人对于风险和收益情况不是很清楚,希望金融机构能针对不同风险偏好和年龄段人群,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

此外,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和操作复杂。“例如,某一家银行里开设账户以后,只能在这家银行购买相应产品,其他银行产品不能买,或者我想买的产品开户单位里面没有,怎么办?能不能开放一个权威的公共平台,大家共同购买产品。要不然所有银行开放产品,大家购买产品时有一个比较”白涛表示。

叶海生则建议把养老金划成两块:一块是公共养老金就是第一支柱,二、三支柱统一划为私人养老金。

叶海生介绍:“很多年前,国外有人提出公共养老金规模太大,占用了私人养老金的发展规模,希望二、三支柱统一难度很大,各方面怎么齐心协力来做这个事”。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讲,要明确二、三支柱的定位和缴费情况,没有明确定位,大家做起来就应付。比如第一支柱在整个里面占一半,二、三支柱占一半。以美国为例,其第一支柱占比很低,仅有8%左右;第二支柱占比60%;第三支柱30%多。

其次,加大税费支持的力度。如果把第一支柱替代率稍微降一点,个人或者企业交的费用往第二、三支柱去划,企业负担不会太大,个人也没有太大负担。

再次,二、三支柱必须打通。我们的个税有一个起征点,每个月5000元,还要加一些别的扣除,估算到8000元收入,买个人养老金才会享受到税收优惠。低于这个的是税收负向激励,这个人群占的比例可能7000万、8000万,不超过1个亿。对于机构来讲,我们要提供一些好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宣传。

最后,个人对自己的养老负责,从参加工作开始就要养成好的积累习惯。

养老产业成我国经济新增长点,保险业要聚焦主责主业构建养老金融核心能力

党的二十大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同时要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老年服务。

作为保险业,未来如何在养老方面把握机遇呢?白涛表示,保险公司要聚焦到主责主业上,重点把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养老事业做强做优做大,做强经济补偿,突出保值增值,强化服务对接,延伸服务范围。把养老服务标准和相关服务高效对接起来。

在他来看,养老产业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方面,养老产业链条很长,跨金融、地产、医疗、药品、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涉及人数众多,这么强的增长拉动效应,是未来很好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养老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养老金储备、养老产业培育及护理人才、服务标准建设方面共同发力,才能更好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白涛表示,在顶层设计、税收、物业、收入分配方面,希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理念宣导,社会各界积极营造老有所养、人人有责的理念,尤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要尽早进行养老规划。

叶海生表示,要调整家庭财务结构,把家庭普通储蓄转化成养老储备或养老金,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普通储蓄转化成养老金,交给专业化机构投资运作的,收益性、安全性更有保障。

傅帆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险业应当把握自身特点,专注专业,错位发力,构建养老金融三个核心能力:一是发挥资负两端业务优势,筑牢保障底线;二是发挥社会管理功能,构建康养产服体系;三是发挥资金融通功能,推动养老生态建设。

在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看来,进一步推进养老金融发展,支持养老系统可以看三个关键领域:一是进一步加强个人金融知识;二是创新金融产品;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有效提升民众福祉。

瑞穗金融集团公司执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sahiro KIHARA分享了瑞穗应对日本老龄化而实施的三个举措。

第一,提供安全服务给老龄人口,包括保险产品以及DB和DC的养老金方案,以平衡老龄人口的开支和收入;第二,要将服务扩展给当前的就业人群,鼓励人群为未来的投资提供机会;第三,从经济角度来看,老龄人口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瑞穗鼓励日本的中型企业走出日本国门,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全世界市场。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全球养老金战略事务与平台负责人黄嘉正则表示,美国的养老系统采用激励制度,激励公司提供匹配资金,鼓励个人对自己的养老金进行储备。他还认为,对于养老金的投资和其他投资产品应该不同,可将年金作为新的资产类别,让人们想买的时候买,离开职场时还能有收入来源。

本文源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