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凡是一种谷物,都怀有酿成美酒的梦想,这让它们不再仅被用于简单饱腹,而可以留香于世。小麦、高粱、大米、玉米等,无不争先恐后,在酿酒中占得一席之地。
众酒粮之中,若要问谁更重要,小麦实至名归。虽然它没有莫言笔下的《红高粱》,那么让人记忆深刻,但大多数美酒的诞生,都得益于小麦之功,小麦具备协调众粮的“领导能力”,是白酒酿造中名副其实的“幕后统领者”。
小麦(拍摄©李虓)
如果把酿酒比作一家公司,大多数粮食,不过在一个部门工作,而小麦则可身兼数职,即是酿酒原料,又是制曲原料。而由小麦所制备的大曲,更是很多白酒香型的“立身之本”,左右粮食的转化走向,对美酒风味的产生和定型,至关重要。
因此,从历史上看,小麦对于酿酒业的发展,具有赫赫之功,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麦和酒的“光阴故事”。
01
小麦,为何是最强曲粮?
4000年前,小麦“翻越”帕米尔高原,正式传入中国。但初来乍到的小麦,至后来两千年内,都是名不转经传的存在。不用说酿酒,甚至在日常饮食中,都不受待见。这是因为:小麦的生长不适应中国环境,而且当时的祖先还不大会吃小麦。
比如,甲骨文里的“来”字,形如小麦,对秦人而言,小麦是一种与生活相隔遥远的食物,进而演变出“靠近、过来”的含义。
小麦(拍摄©李虓)
小麦的祖先,原生长于地中海,冬季温和多雨,决定了小麦越冬还暖时,需要充沛的水源滋养,而在发明灌溉以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不能满足这一条件。长期以往,小麦只能在河流沿岸少量种植。种得少,吃得更少,由于小麦坚硬的种皮和锋利的麦芒,让人无从下嘴,被视为“野人之食”。
到了东汉,圆盘石磨终于登场,馒头、面条等面食有了可能,这时人们对小麦的态度也逐渐好转,但与人们习惯食用的小米、大黄米相比,小麦仍旧不是主粮,这让其有机会为酿酒作出贡献。
小麦用于酿酒,除了因为不是主粮的误打误撞之外,也得益于它异禀的酿酒天赋——容易产生微生物菌群。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发现,小麦是最为怕潮而易发酵的谷物,酿酒和制曲正利用了这一特点。
麦粒
根据现代科学统计,每1g小麦含霉菌7.3×103个,酵母菌4.39×104,细菌2.85×105个,这要比其他谷物更多。而从营养层面来分析,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等的营养结构超级合理,组织结构松软,吸水性强,微生物发酵唾手可得。
时至今日,大多数黄酒和白酒的制曲原料,都必有小麦参与。不同酒厂酿美酒,对酒曲的要求和配料均有不同,但对小麦的处理要求,却出奇一致,形成了所谓“烂心不烂皮”“梅花瓣”,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感官标准。足见,小麦对酒曲发酵和质量的重要意义。
02
善酿酒者,必善治麦
由于小麦和酿酒的微妙关联,历史来看,小麦较早种植的地方,会有比较好的美酒诞生,比如,安徽、河南、山东,都曾有各色久负盛名的美酒出现,这其中,安徽亳州,正是典型。
如上文言,小麦进入中国初期,只能在河流沿岸种植。而位于黄河和淮河两河贯穿中心地带的亳州,充沛的水源为小麦的灌溉提供了极大便利。
亳州·涡河(拍摄©李虓)
钓鱼台遗址(拍摄©李虓)
在亳州谯城东南处,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沿村而过。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呈现出著名的“钓鱼台遗址”,不仅出土了石斧、石锛、陶鬲等生活器具,更在陶鬲中,发现了珍贵的碳化小麦,被中国科学院认定为“中国古小麦”,时间可追溯至大汶口时期。亳州,也成为目前被认定的最早小麦种植地之一。
小麦的较早种植,为亳州美酒的诞生提供了先机。汉代时期,麦曲开始广泛普及,如西汉扬雄《方言》中,记载了七种汉代酒曲,名称均以“麦”为偏旁部首。而东汉所著《四民月令》中,详细记载的酒曲制作工序,关键点就是“可捣择小麦,溲之……寝卧之”,与现在的卧曲法十分相近。
《九酝酒法》(拍摄©李虓)
因此,得益于小麦的优势和麦曲的先进,汉代亳州地域的美酒较早出名,代表性的即是“九酝春酒”。公元196年,曹操还将酿造这种美酒的《九酝酒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制曲……三日一酝酿,九日一循环,如此反复……”,成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贡酒”。
03
小麦与古井的双向奔赴
时至今日,亳州亦是名酒名城,这里出产的“老八大名酒”古井贡酒,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古以来的小麦地域优势。
比如,古井贡酒的酿造工艺,有“两花一伏”的用曲关键点,使用“菊花曲”、“伏曲”、“桃花春曲”(亳州非遗)三种酒曲,三者均要以小麦作为原料。同时,古井贡酒以多粮发酵而成,小麦也是重要的酿酒原粮。
古井桃花春曲(拍摄©李虓)
因而,无论历史传承,还是当下应用,古井贡酒对小麦都格外重视。在2021年,古井集团与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各大科研院所联手,成立了古井贡酒粮食研究院,对酿酒原粮进行深度研究,尤其是基于酿酒小麦的品质提升课题,分别从“古井中高温大曲小麦原粮品种的选育”和“古井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两方面入手,在制曲和酿酒双重环节,让古井小麦原料的种植和使用进一步得到优化。
与此同时,安徽作为产麦大省,近年来产量和品种也均得到双提升,尤其是亳州地区,曾在2021年、2022年两年刷新省产小麦的单产纪录,先后获得单产860.6公斤、900公斤的成绩,单产、总产、面积“三增”,实现“十九连丰”,这从农业角度,为古井贡酒提供了丰厚的原粮助推。
古井集团大杨镇小麦基地(拍摄©李虓)
而为了确保从源头实现品质可控、可追溯,近年来,古井贡酒在安徽多地签设小麦种植基地,并引进采用绿色优质高效技术,绿色统防统治、生物防治,通过物联网监测温湿度,形成了“统一品种、统一选地、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入仓”的“六个统一”操作规范,标准化收割,一天可完成收获作业,小麦不落地,高效归仓,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古井小麦收割(拍摄©李虓)
小麦与古井的双向奔赴,所带来的不仅是美酒的诞生,也让酿酒业回归农耕的本源,依赖农业、支撑农业,才能获得更利于社会和产业的发展动能。古井贡酒的小麦种植,不仅给农民带来了销售和价格的保障,更为农村、农业融入了土地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的先进路径,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和便利,带动了乡村振兴。
正如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先生在近日收麦活动上所言,“让农户不愁种、不愁卖,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善酿酒者,必善治麦,治麦足,则乡村兴、美酒香。
作者简介:
李虓,食品发酵专业硕士、工程师,酒类食品行业评论作家、策划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