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坐落于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省区,在人们印象中,西藏是高寒之地,河流水温低,水质清瘦,不适合鱼类的生存。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西藏河流中不仅有鱼,而且数量还不少。
这不,一男子在徒步西藏时,在海拔4600m高的河流中发现了鱼群,视频中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追逐嬉戏,目测体长在20cm以上。男子见状非常疑惑,拍下视频询问网友:“看着很肥美,能吃吗?”网友们的回应却出奇地一致:千万不能吃!
西藏河流人迹罕至,为何会出现鱼群?
西藏的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5%,但2022年的常住人口只有364万人,这使得西藏成为了我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正因地广人稀,西藏境内的很多河湖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河流的生态系统不受人类的干扰,藏区水系出现的鱼群也保留着纯天然的特征。
鱼的生存离不开水,充足的水源是鱼类种群繁衍的首要条件,那西藏的水资源有多丰富呢?
根据中国水资源调查数据,西藏的水资源总量高达4394.6亿m³,位居全国第一,储量相当于11个三峡水库的蓄水量之和,独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6.21%。西藏水网发达,河流数量位于全国首位,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河均发源于此。
西藏的湖泊面积也高居全国第一,著名的高原湖泊群汇聚于此,纳木错、色林错等1500多个高山湖泊星罗棋布,其中面积超过10000公顷的湖泊就有57个,湖泊总面积占全国的35.1%。从水源禀赋来看,西藏是中国乃至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地,“亚洲水塔”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丰富的水资源、与世隔绝的环境为鱼类的生存、演化提供了契机,奇特的高原鱼类孕育而生。在1960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对西藏的主要河流、湖泊进行了资源调查,西藏鱼类的概况终于浮出水面。调查显示,西藏的鱼类共有71种,包含亚种则为73种,以鲤科的裂腹鱼、高原鳅属、鮡科鱼类为主要群体,占比约为90%。
学术界对西藏鱼类的形成原因、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最深入的是裂腹鱼类。基于形态学特征,科学家将西藏的裂腹鱼分成三个不同分化等级的类群,认为三个类群分别对应了第三纪晚期以后青藏高原的三次地质抬升、隆高事件,即环境变化促使裂腹鱼类朝不同的方向演化。分子遗传学研究还表明,西藏裂腹鱼的不同类群维持着相对独立的演化分支,进一步明晰了西藏土著鱼的进化路径。
西藏的自然水系中也不全是土著鱼,偶尔也能见到鲤鱼等外来鱼种。据调查,科研人员在拉萨市区的拉鲁湿地、曲水县的拉萨河畔发现了麦穗鱼、黄黝鱼、鲫鱼等外来鱼类,拉萨河的直孔电站水库还发现有大量的鲤鱼群,目测5~10kg以上的大型鲤就在1000尾以上。此外,在雅江干流和尼洋河电站水库中,鲤鱼、鲫鱼已发展成分布范围最广的外来鱼类,自然条件下均能达到性成熟。
西藏的外来鱼类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引种活动,拉萨、林芝等地在援藏项目的支持下建成了最初的淡水鱼养殖场,主养鲤鱼、鲢鱼、罗非鱼、鲶鱼等经济鱼类,后来又建成了亚东鲑、虹鳟等冷水鱼养殖场。整体来看,引种的范围较小,养鱼的规模有限,对野外鱼群的影响相对较低。
据此分析,西藏自然水域(尤其是偏远的溪流、河川)中出现的鱼类大概率是当地特有的高原鱼种,但诸位可别因为鱼多就擅自捕捞,因为西藏的野生鱼“只能看、不能吃”。
西藏河流的野生鱼:为何只能看不能吃?
我国藏民有不吃鱼的传统,相关历史至少可追溯到雅隆部落时期。然而,藏族不吃鱼的说法也不绝对,在各个历史时期,藏区都有小部分藏族人存在吃鱼、捕鱼的习惯,产自亚东县的亚东鲑鱼就是著名的食用鱼种。随着餐饮业和运输业的发展,藏区渔业自上个世纪进入了渔业开发期,在景区餐馆及饭店中经常能看到以鱼为特色的招牌菜。
关于藏民不吃鱼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是与宗教观念有关。苯教认为,鱼是鲁神的象征,这种传说赋予了高原鱼类神圣的色彩;藏传佛教则宣扬不杀生的理念,阻止了藏族人捕鱼、食鱼的行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藏族人对鱼肉的否定态度和高原鱼的生长速度有关。西藏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m,高寒环境导致西藏河湖水温低,生物饵料密度小,水中的鱼类增长缓慢,繁殖周期长且效率低下。据《西藏日报》介绍,西藏裂腹鱼的生长、繁殖性能特殊:自然寿命平均可达50年,但每10年只能增重一斤,大部分鱼种长到10龄以上才能发育成熟,产卵量通常在10000粒卵以内。
这意味着西藏的高原鱼一旦遭到过度捕捞,就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过程,捕捞力度容易超过恢复速度,鱼类资源不具备持续性、高强度捕捞的属性。
在藏民可获得的肉类食物中,高原鱼类的食用价值也不如牛羊等牲畜。根据最佳搜寻理论,高原鱼类的热量回报率远低于一头牛或羊的回报率,以鱼类为食并非明智的选择。在藏民的观念中,牛羊肉是衡量家庭是否富裕的主要标准,鱼类则被认为是穷人的食物,这也是藏民很少吃鱼甚至不吃鱼的原因。
除了饮食传统与宗教信仰,西藏河流中的鱼类不能吃的原因还有一个:河里的鱼很可能是受保护的鱼种。在2019年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西藏的土著鱼类并未被列入其中,但随着学者对西藏鱼类生长特点、资源特点的关注,很多鱼类的保护级别有所改观,重点保护鱼种逐渐增多。
据统计,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西藏鱼类有6种:黑斑鱼鮡、尖裸鲤、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重口裂腹鱼、平鳍裸吻鱼。这些鱼种有部分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体型较大,自然分布广泛,比如:拉萨裂腹鱼可达40cm,分布在贡嘎、林芝、日喀则江段,巨须裂腹鱼的常见体长在35cm左右,主要在雅鲁藏布江流域。
虽说具有食用价值,但上述鱼类的野外种群均受国家保护,任何个人都不能随意捕捉、食用。符合食用标准的西藏土著鱼类,目前也只有人工养殖的商品鱼,其余一切来源都需要警惕。
总结
西藏鱼类资源丰富,具有可观的渔业价值。但由于高原鱼类的独特性,大规模、高频率的捕捞方式并不可取,科学做法还是保护野生鱼、合理发展养殖业,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创造渔业效益。
目前,西藏境内的湖泊已暂停渔业捕捞,濒危土著鱼的人工繁育、放流同步进行,鱼类资源稳步恢复。为保护西藏的鱼类,既要引导科学放生,避免混入外来鱼苗,又要加强监管与调查,杜绝随意捕捞、食用的行为,进而为“水中精灵”创造宜居的生存条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