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河北一清洁女工在考场外期待步出考场的儿子,把攥在手的矿泉水给了孩子,母女对视,双手相握,悄悄抹泪,嘴角挂笑。评论区也是泪目、感动、鼓励的话堆积如山。

今天刷到香港立交桥下,一帅小伙字正腔圆街头卖唱,在男女声、流行与京剧之间自由切换,引来现场不时雷鸣爆掌。

反复观看视频,那种大胆矜持、敏感勇敢,对周围环境没有安全感、对未来不充满希望的人,是很难演绎出来的。

个人认为,根源在于自信。清洁工大姐对于付出就有收获的自信,帅小伙对于传统京剧本身魅力的自信。这是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的自信,也是对未来无可限量的可能的自信。自信让人收放自如,坚持做了自己。

人生一世,低头上班也好,亿万资产也罢,只要自己看的清楚,过的潇洒,生活也极有可能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甚至还可能参杂着些许的浪漫。

但身处当下,又能有几人能看的清楚,就算看的清楚,怎能抗衡得过残酷的现实。

成长不管是快与慢,不管处在哪个层次,我觉得支撑个体的长远动力一定是自信。

说到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总是不自觉的跑到历史深处去找,去觅。仿佛只有唐的长安、宋的汴梁、明的扬州,才是中国人的自信根基。世到如今,自信仿佛已绝迹,只能从北京奥运会千百人同时击缶、猛烈呐喊声中寻找到自信,演绎一结束,就像剧场停了电一样,自信嘎然而止。

其实中国人的自信,从开头提到的清洁工大姐和唱京戏的小伙身上就能寻到。甫一看到,我是心里陡然一暖,猛然一振,普通百姓在历经百余年的屈辱与自卑中,传承下来的依然是中国人的根脉,母子双手相握,悄然的泪和灿然的笑,小伙面对众人安然自然口出京戏,正是普通国人整理衣襟、胸怀辽远、重拾自信的步骤。不管看到此篇文章的人再怎么说我们的文化恶心气短,我绝不接受。

我们是幸运的,没有战争而国家富裕,不至于挨饿受冻。我们又是不幸的,除了各种中考试考核、钻营取巧,苟安于宏伟时代下的方寸角落,价值取向单一直白,生命本真的鲜活没有丝毫动人之处、迂回之美,更不要说剧情优美。但也仅仅是世的一面。

时代给了经济出风头,但文化的自信,一定是在深处牢固的支撑着我们,相互偏离的轨道迟早会并行不悖,在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苏东坡、陶渊明、宋徽宗一样倚窗户望远,填词作画,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华为、比亚迪、小米们。

因为,我们从未丢掉自信。

自信,我们就难以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