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今年大消费板块整体表现较差,当然,影视传媒板块是个例外,但其今年大涨的主要逻辑并非疫后消费复苏,而是因为基金持仓相关股票遇上了AIGC概念,已经不能简单的归为消费板块了

得益于去年四季度防疫政策的优化,消费类基金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食品饮料、影视传媒、家居电器、酒店旅游、医美、商贸零售、免税和航空运输等细分领域当时表现都很好,无奈这一波行情持续到今年二月份便戛然而止。

至于医疗类基金,虽说今年表现也不好,但比消费类基金还是要强一些的,尤其是重仓中药板块的相关基金。

今天我们分析一下消费板块中的白酒、旅游出行、影视传媒细分领域以及医疗类基金。

消费类基金

消费类基金

白酒类基金

白酒类基金在2021年6月涨幅达到高点,此后便开启了调整模式,期间虽有反复,但整体上仍呈下跌趋势。

在目前的结构性市场中,趋势不在白酒,不适合逆势布局,等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相关板块调整时,或许才有机会。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虽然经过连续调整,其净值仍不便宜,逢低分批买入超跌板块想要获得好的投资收益,还需要市场大势加持。

我在2021年止盈后,截止到目前,没有持有相关基金,这个在每年的基金布局文章中都会写。

个人感觉,目前白酒类基金的机会不如医疗类基金、旅游出行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出行基金

前期对役后消费复苏的预期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上涨行情,但此后的连续下跌或许也让部分基民如坐针毡。

好在近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下跌之后,表现略有起色,我目前持有相关基金,当然业绩有些差,但我还是想先拿一段时间看看,不推荐割肉,可以等等二季度相关持仓公司的业绩或者国庆假期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传媒基金

我在四月份时已经止盈,目前没有持有相关基金:止盈并不代表不看好相关板块基金,只是目前涨幅太大,落袋为安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传媒基金的主要上涨逻辑已经完全跨越了消费类基金的范畴,变成了AICG相关概念。

截止到目前,今年的市场主线就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相关板块,抓住了收益自然不差,抓不住也不要盲目追高,错过机会总比追高被套好,在A股这样的波动市场中,从不缺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类基金

医疗类基金

也许会有人说今年的医疗类基金表现并不好,这种说法并不算错,因为除中药领域的相关基金,整个医疗行业基金收益确实差强人意。

我目前主要持有中药领域的医药基金,另外持有少许以创新药、医疗器械为主的医药基金。

后期对于相关基金还会逢大跌分批买入,但如果你持有的是某些‘女神’管理的基金,规模又比较大,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基金止盈不止损’的问题了,该换就换。

价值投资并不等于死拿不放,不要用价值投资来掩饰自己在理财中的不作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能因为消费、医疗整个大板块表现不好,就忽略了其细分领域中的小部分绩优基金。

这是今年一季度总结中写的基金布局:

接下来的基金布局理念与年初大致相似,变化不大:更多的是学着应对市场,今年会顺应趋势。
①消费板块:还会继续持有持仓以航空、酒店、 餐饮、景点等旅游相关板块为主的混合基金。
个人认为消费板块虽不如数字经济火热,但稳定性还是高一些。
白酒类行业基金暂时不打算配置,有需要的可以考虑含有三四只酒类股票的混合基。
②医疗:还会继续持有,目前持有基金持仓以创新药、医疗器械为主,正在逢低分批买入医药商业、中药的混合基金。
③港股:波动较大,目前仓位不高,后续操作上我会逢【大跌】分批买入,没有合适机会的话,就先不动了。
④数字经济:一定不要追高,接下来肯定会有回调,如果看好的话,可以逢低分批买入。
我会持有相关混合基金。
既然是热门板块,总有人会因错过前期低点布局而痛心,那颗躁动的心总是忍不住想要追高买入:市场总在变动,但人性不会变。
⑤新能源:暂时不会持有。
⑥军工:暂时不会持有。
⑦半导体:暂时不打算持有,看后期是否跌出合理价位。
⑧纯债基金:继续持有,作为避险资金。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