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阜新市人社局召开阜新市新业态行业“政商企”合作推进会,研究破解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保障问题,探索建立适应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行业的风险保障机制,兜牢“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群体安全就业的底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兴行业迅速兴起,为就业扩展了新的空间,“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据市人社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4月,阜新市各类互联网平台合作企业共有31家,共招用新业态从业人员3345人。

随着新业态从业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一些问题和矛盾也随之显现。新就业形态之新,不仅仅在于其行业发展依托于新兴的互联网平台经济,更在于用工模式与传统行业有很大不同。“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大多属于灵活用工,虽然就业自由,但从业门槛低,行业用工关系复杂。同时因其职业特性,安全事故频发,在现有的劳动保障框架内,劳动权益有时缺乏相应保障,更容易受到事故伤害。

为切实维护这一群体的劳动保障权利,有效解决阜新市当前新业态行业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问题,自2022年开始,阜新市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专项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走访、交流询问等方式,全面掌握平台企业劳动用工情况。调研中发现,新业态行业用工关系复杂,多以承揽式协议为主,从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常难以明确劳动关系,从而导致社会保障机制对于新业态从业者的覆盖率远低于传统劳动方式的劳动者,从业者劳动风险高于传统行业,外卖员、快递员工作时间和不固定的工作场所在为其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了保障配送时效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就此,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及相关行业监管部门重点聚焦快递、外卖配送、网约车群体最现实的需求,指导平台合作企业完善薪酬支付制度,积极承担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推动落实将保障薪酬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权益维护纳入集体合同范围。同时,通过开展“政商企”对接行动,借助商业保险补充保障手段,构建意外医疗保障模式,着力破解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问题。

在此次新业态行业“政商企”合作推进会上,市人社部门详细介绍了我市新业态行业职业保障现状,认真听取平台企业对参保工作的意见建议,解答平台企业疑惑。参会的阳光财险阜新支公司推出了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的专属保险产品,因缴费低、保障全而受到平台企业的认可。

通过补充购买人身意外险、雇主责任险等商业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水平,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助力平台企业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纾难解困。下一步,阜新市人社部门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新业态行业和保险企业之间的联系,深入推进参保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劳动者享有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为更好维护我市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