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鞍山路与兴工街之间安装了不少新的垃圾排放设施。新式垃圾箱是一款在顶端标有“垃圾分类收集处”的“大家伙”,亮相之初,居民们给予的评价是“看起来不错”。

可一遇到大风天,新式垃圾箱迎风而倒,这可让居民吃了一惊。“这两米多高的大家伙一旦砸中了人可不得了!”大家此时才发现,这些垃圾箱上宽下窄、头重脚轻,受力面又大,很容易顺风倒。同时,居民们发现,有些垃圾箱的投放口缠着胶带打不开。不少居民质疑:垃圾箱不让扔垃圾,岂不是成了“摆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居民反映:新式垃圾箱“槽点”不少

一位居民向记者提供了新式垃圾箱被风吹倒后的视频。视频中,垃圾箱正面朝地倒在柏油路上,占据了路面近一半的宽度。居民告诉记者,新垃圾箱的个头比人高,还很宽,头重脚轻。“这么大的垃圾箱,会遮挡视线,大风天还容易倒伏,对行人和行车都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尺寸问题外,还有居民提出,这些垃圾箱设置的投放口高度过高,垃圾需要举过胸口才能扔进去,很是费力。另外,新式垃圾箱设置密度也有点大。“中长东二街上,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个垃圾箱,从南到北排列着一长串,居民扔垃圾有必要设置这么多垃圾箱吗?”

近日,记者来到中长东二街。看到居民们吐槽的新式垃圾箱上写有“垃圾分类收集处”字样。同时设置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个投放口。记者对这些垃圾箱进行了现场测量,发现其宽度为3.5米,高度2.15米,上方厚度0.95米,下方厚度0.75米。部分新式垃圾箱投放口被人用透明胶带封住,还有的正前方仍摆放着老式垃圾桶。

环卫工人:赶紧把新式垃圾箱给撤走

“赶紧把这些新式垃圾箱给撤走吧!”5月17日,在兴工北六街,得知记者采访意图后,一名环卫工人脱口而出。

“原先的垃圾桶在顶部边缘设有卡扣,垃圾车有钩子,可以用钩子把垃圾桶拉起来倾倒垃圾。新垃圾箱没有卡扣,桶身又薄,垃圾车托不起来,只能用人力抬起来往垃圾车里倾倒。而这些新式垃圾箱个头又高、直径又大,抬起来特别费劲。”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批新垃圾箱的上岗时间是在两三个月前,除了尺寸设计短板,数量太多也令环卫工人直呼“收拾不过来”。

“近些年一直在减少垃圾箱点位,没想到新垃圾箱数量反而骤增。这片试点区域,总共安装了30来个新式垃圾箱,清运一圈下来,工作量太大了。”

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新款垃圾箱的问题还在于:投放口过高,区域里老年人多,举不起垃圾袋,便直接扔在了垃圾箱外的地面上,或把垃圾袋投进了敞开式的大件投放区里。同样是由于投放口高度问题,垃圾袋从下坠到触底的过程中,垃圾四散开来,汁水横飞,垃圾箱内又脏又乱。

一名环卫工人坦言,投放口的透明胶带是他们粘上去的。“100多个桶全部清理出来要三天时间,有的垃圾桶没等到清理,里边就生了蛆。于是我们才封上新垃圾箱的投掷口,把旧垃圾桶放在了新垃圾箱的前面。”

管理部门:正在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协调

记者从西安路街道兴社社区、兴新社区了解到,近来,确有不少居民对新式垃圾箱提出意见。意见集中在安放位置、间距密度、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社区已经把情况向上级进行了反映。在等待协调结果之前,首先要避免安全隐患,我们联系了施工单位。目前已经对箱体进行了固定,避免再次发生倒伏。”

记者从沙河口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了解到,这批新式垃圾箱是住建部门在小区改造时安置的。随后,记者采访到了沙河口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新的垃圾箱设计上是合规、合格的。如果市民在实际使用中感到不实用,可以通过街道反馈情况,如确有更换必要,该部门会依据反馈意见,把这批新式垃圾箱挪到适宜使用的区域,同时研究设计既符合检查标准,又兼顾市民和环卫实用性的垃圾排放设施。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系主任刘代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规范,一般性道路应每隔100米左右设置一个垃圾点,兴工街这片区域的垃圾箱密度显然过高。从垃圾箱的功能角度来看, “既要垃圾箱外观美观,也要重视它的实用性、安全性。”刘代云说。

就事论事

“花架子”的

背后是什么?

尺寸很气派、设计挺美观。这样一批“高大上”的新式垃圾箱出现在城市街头,本应是一件美化环境又方便生活的惠民之举。“好事”为何引来 “吐槽”?投放不久的新设备为何变成了“花架子“?其中原因值得细究。

细数新式垃圾箱的“槽点”,首先是设计理念上重表轻里——在尺寸规格上追求高大气派,却把垃圾投放口设置在齐胸高的位置,不仅忽视了居民使用、环卫清运时是否方便省力,更留下了头重脚轻的安全隐患。

其次,垃圾箱设置密度也值得商榷。既然城市规划有相应规范,就应该依规而行不盲目追求“数量优势”。非主干道上每隔20多米放个2米多高3米多宽的垃圾箱,视觉上难言美观,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座城市是否整洁,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是重要环节,垃圾箱在其中必不可少。针对垃圾箱的评判标准,能否满足居民切实需求?是否方便操作?这些都非常重要,而非美观气派,更非多多益善。在这一点上,扔垃圾和收拾垃圾的人最有发言权。

如果在设置新式垃圾箱之前,听取多方意见,实地了解需求,拿出更接地气更实用的设计方案,这样的尴尬本可以避免。(来源:大连新闻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