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白芷 编|小七

曾几何时,上海银行一度凭借着优越地理位置被视为城商行中的佼佼者,更是稳坐A股上市城商行第二的位置,如今看来颓势明显。

一般而言,资本的眼光更前沿,嗅觉也十分敏锐。

近期,江苏银行股价一路上涨的同时,“邻居”上海银行的股价却在一路下跌。截至6月8日收盘,江苏银行股价为7.61元/股,上海银行股价为6.31元/股。从2021年开始,江苏银行的股价已当时的4.74元/股升到了如今的7.61元/股,而上海银行却从7.04元/股降到了现在的6.31元/股。

除了股价,业绩层面上海银行的“亚军宝座”已然不保。随着前段时间2022年年报发布,江苏银行超越北京银行领跑城商行,宁波银行超越上海银行排名城商行第三……

曾几何时,上海银行一度凭借着优越地理位置被视为城商行中的佼佼者,更是稳坐A股上市城商行第二的位置,如今看来颓势明显。早前一段时间,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的业绩不分伯仲,甚至优于后者,但近来上海银行不仅业绩下滑、经营指标恶化,内控与合规问题也十分突出,近期更是被监管部门罚款将近一个亿。

就在近日,上海银行股东上工申贝就拟减持不超过190.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去年四季度减持了2720万股,今年一季度又减持了1050万股。种种迹象表明,上海银行已不再是资本的宠儿。

01

因外汇市场交易违规等被重罚近一亿

三名责任人被点名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上海银行在结售汇、外币理财、内保外贷、外汇市场交易领域的部分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没款合计人民币9854.4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上海银行的违法事实共八项,主要包括: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未按规定报送结售汇统计数据;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使用未经授权的通讯工具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以及未按规定保存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记录。

因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上海银行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给予警告,处罚款983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

同时,三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给予警告及罚款。时任上海银行深圳分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邓某对上海银行“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7万元;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副经理张某,对上海银行“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7万元;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资深副主管周某,对上海银行“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6万元人民币。

针对上述行政处罚书,上海银行表示,本次处罚涉及的业务发生2019-2021年期间,部分业务按办理的时间进行了追溯。该行重视监管检查与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并依规对相关责任人开展责任追究。同时,该行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流程等措施,强化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机制。

上海银行指出,上述处罚对该行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上海银行将持续加强内控合规管理,依法稳健经营,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行长速览》发现,在业务违规发生期间,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较2016年上市后的三年里指标走势明显相反。

数据显示,上海银行2016-2018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7%、1.15%、1.14%,明显可以看到其不良贷款率正在不断优化。然而自2019年开始,其不良贷款率逐渐上升,2019-2022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6%、1.22%、1.25%、1.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2019-2021年期间也出现了下滑。2019-2022年,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37.15%、321.38%、301.13%、291.61%。而在2023年一季报中,这一数据继续缩水,从291.61%下降至286.84%,继续降低了4.77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本充足率方面,2016-2022年,上海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7%、14.33%、13.00%、13.84%、12.86%、12.16%、13.16%。可以看到,其资本充足率于2019年后出现下滑,于2022年得到回升。

这是今年以来银行业收到的最大罚单,近年来上海银行频频受到监管处罚。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上海银行有51次违规被罚的纪录,近五年罚款金额超1.46亿元,违规事项涉及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虚报、瞒报金融统计数据或虚增存款规模、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等。

02

痛失“亚军”宝座

营收净利垫底“老四家”

去年,是上海银行“失意”的一年。不仅丢了城商行“亚军”的宝座,其业绩增速也在A股17家城商行中垫底。

4月27日,上海银行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31.12亿元,同比下降5.54%;实现归母净利润222.8亿元,同比增长1.08%。

对比来看,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业绩表现均优于上海银行。2022年这三家银行的营收分别为705.7亿元、662.76亿元、578.7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0.66%、0%、9.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86亿元、247.6亿元、230.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9%、11.4%、18.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6年上市以来,上海银行在城商行中表现优异,成绩仅次于北京银行,是曾经当之无愧的城商行“亚军”,但这种状态在2022年戛然而止。

从A股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来看,大多数城商行实现营收正增长,上海银行不升反降,排名在城商行中倒数第三,仅高于重庆银行和西安银行,这也是近五年来上海银行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上海银行在城商行中排名倒数第四,在A股上市银行中位列倒数第六。

2023年一季度,上述三家城商行依旧保持强劲动力,业绩仍均高于上海银行。截至3月末,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87.95亿元、164.03亿元、165.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19亿元、74.93亿元、68.98亿元。

上海银行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15亿元,同比下降7.12%;归母净利润60.43亿元,同比增长3.25%。不过相较去年而言,上海银行今年一季度资产质量保持平稳,2023年一季度,该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25%,与上年末持平。

03

董事长金煜掌舵8年

业界质疑或涉超长期任职

不仅存在业务违规操作、内控风险异动的情况,上海银行还因高管任期太长深陷舆论漩涡。近期,上海银行被曝现任董事长金煜超期任职。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7月金煜从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任上,到上海银行赴任行长;2015年2月,金煜的搭档、时任上海银行董事长的范一飞升任央行副行长,上海银行董事长一职由金煜接任。目前,范一飞已于2022年11月落马,而金煜掌舵上海银行已有8年之久。

早在2019年12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严格实行轮岗要求,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董事长当然属于指导意见所规定的“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范畴。金煜董事长超8年的同一职位任职,显然违反了银保监会关于“7年轮岗期限”的监管要求。

对于该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银保监会在文件中也做了着重强调。“各机构应对履职回避情况进行摸排清理,按照‘管住增量、消化存量’的原则,严禁在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环节新发生应回避未回避情形。制定回避工作分步实施计划并严格做好实施。存量任职回避问题原则上于2022年底前清理完毕。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下银行高管无需遵守7年轮岗期限,那便是银行提出豁免。总公司应根据申请豁免的特殊情况具体分析研判,合理确定豁免期限,豁免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5年。

豁免期间内任职超期应轮岗的,可顺延至豁免期限结束。但个人能力、既往业绩、工作资源等不能作为申请豁免的理由,并要求保险机构合理审慎使用豁免回避政策。但上海银行是否对金煜提出豁免,目前我们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