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呈现部分地区疫情小幅上升的情况,复阳话题冲上热搜。对此,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要重视对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并且要重视抗病毒治疗的黄金72小时,在病程早期(起病3天内最佳)使用抗病毒药物。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附条件批准6款口服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包括氢溴酸氘瑞米德韦(民得维)、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莫诺拉韦、阿兹夫定、先诺特韦/利托那韦、来瑞特韦。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六款新冠口服药从机制来说是两大类,一类是3CL蛋白酶抑制剂,国产两款,进口一款;另一类是RDRP抑制剂,主要是民得维,莫诺拉韦和阿兹夫定。目前来说,批准上市的3CL蛋白酶抑制剂大都含有利托那韦,有合并用药的情况下最好要做血药浓度监测,作相应药物剂量的调整,因此更适合在住院监测情况下使用。而RDRP类的药物合并用药的限制小,可以在门诊使用。去年针对收住在公卫中心的一些肾功能严重异常或有多种合并用药的患者,不适合服用Paxlovid的,我们以同情用药的方式给予其民得维抗病毒治疗,取得了预期的疗效,也没有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专家认为,目前,Paxlovid是全球临床使用量最大的抗病毒药物,人群使用基数大,应用数据是最全的,但其弊端在于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对于患者来说需要额外谨慎考虑合并药物的用量,也较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关于民得维对比Paxlovid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专家的观点。研究显示,民得维与PAXLOVID在“至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达到非劣效,且民得维组比PAXLOVID组的中位恢复时间更短(4天 vs. 5天)。安全性方面,民得维比Paxlovid的安全性顾虑更少,民得维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Paxlovid组(所有级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7.4% vs. 77.3%,3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2.6% vs. 5.7%)。值得注意的是,PAXLOVID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而VV116不会抑制或诱导主要药物代谢酶,或者抑制主要药物转运蛋白,因此与合并用药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小。

目前,我国还有多个新冠治疗药物正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部分药物已在国内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或已获上市批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开展,我国在这些技术路线上均有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