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底6月初正是收小麦的时候,可今年网上却流传着一个坏消息:河南的南阳唐河高速收费站,有上百台收割机滞留多日,没法及时进农田,导致小麦发芽发霉,损失上亿!看到这你先别急,越是风声大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头脑清醒,毕竟粮食问题关乎民生大事,只要脑子稍微清楚一点,谁会闲着没事干,在收割季节不顾农民死活刻意为难呢?那么,事情始末到底是什么?后续怎么处理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收割机滞留事件”的那些浮云和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机子为啥下不了高速?

据统计,今年有8500万亩的小麦需要陆续开镰。这么大的量,光靠人力是不行的,而且5、6月正好是雨季,麦子这东西特别不禁泡,一泡就发芽发霉,相当于过去一年就白干了。每到农忙时节,焦急的农民到处找门路去租借和调用机子,一些外地的农机手,就会开着收割机,或者是运输收割机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排起长龙。那在此之前呢,交通部出于道路安全的考虑,早就出台了两个文件,要求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还有这个运输收割机的车辆,要有“跨区作业证”和“大件超限运输证”,特别是后面这个超限运输证,如果没有的话,经过高速的时候就得缴纳通行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搞清楚这点,我们来还原一下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滞留事件。5月22日,唐河收费站下高速的收割机一共有159辆,其中24辆在高峰时段,也就是1点-3点的时候集中下站,而且车辆超高超宽,没有办理超限运输证,需要经过仔细查验,所以才通行缓慢。而其余的135辆有证合规的车辆,早就顺利通行了。后来,收费站马上增配了查验人员,提高放行效率,采用了容缺放行。那第二个问题又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麦发芽发霉、损失惨重,和收割机事件到底有没有关系?

很多网友被虚假的谣言误导,到处发泄愤怒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时间差”。河南是小麦产出第一大省,是备受全国关注的大粮仓,那么多年下来,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收割流程。

第1, 河南南阳一带的麦收时间通常是从5月23号开始的,有经验的农机手,会在这个时间点前就开车上路。而此次的南阳唐河收割机“滞留事件”,是发生在5月22日,也就是麦收之前,很多收割机早就在5月中旬就已经达到南阳麦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 唐河收费站在22日当天,通过增配人手、容缺放行等方式,及时将全部通行查验问题处理结束。也就是说,当天所有收割机最后都下了高速,能及时到达收割点,根本没有耽误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 小麦发芽发霉、损失惨重的罪魁祸首,是“天公不作美”。从5月25日起,河南全省多地出现了大范围连续阴雨天气,其中南阳雨天到来的时候,距离正式麦收才不过2日,麦收工作只不过开了个头,那些没被收割的小麦淋雨之后出现发芽霉变现象,除了南阳,河南多地都出现类似情况。小麦受损是不可抗力,和一小部分收割机高速滞留没有直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事件爆发的矛盾点到底在哪里?为何会引起人们的愤怒?

不可否认,负责查验的工作人员做到了有法可依,但很多人生气的点在于“如果没有证件,为啥上高速不拦,下高速才拦截收费”?虽然有文件要求,但是不同地区在执行环节是有差别的,比如有的站点上高速时比较宽松,下高速时才严格检查和拦截。这就导致部分超限货车在下高速的时候被堵在收费站经受查验。这和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地方执行灵活性以及农机手对政策是否熟悉有关,而不是某些人鼓吹的“阴谋论”和刻意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阳这次事件虽然起源于误会,但还是暴露和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后来,南阳政府及时介入,与交通部门进行了协调,目前当地11个收费站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而且在农忙时段,农机车辆已不需要办理超限运输手续,更不需要在额外缴费。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2亿“小麦烘干”专项资金,尽全力帮助农户降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麦收最大功臣,收割机为什么无法做到随开随用,需要从外地租借调用?固定地方待不行吗?

农民年年都要收麦,如果自家有的话,就不用那么麻烦到处去调用了,类似的“滞留事件”误会也就不会存在,为啥农户不自家买一个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职业——麦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生产力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很多人家境贫困,为了多点收入,在农忙时节就会拎着镰刀,到处帮雇主收麦,这些流动的劳力就是麦客。现在不一样了,这类人用的不再是效率低的镰刀,而是收割机。很多人凑在一起,组一个车队,每人出点钱买辆收割机,有的负责驾驶、运输,有的负责收割操作,还有的负责保养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收割机是一种大型的高端农业机械,和很多精密的机械一样,都很复杂,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及安排运输和储藏,这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一般的农户是吃不消的。而且哪怕农民们有钱有知识了,但光是从育种、灌溉、种植、施肥到收获,一年下来也够他们忙个不停了,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再去搞机械维护。如果农民自己买,就只忙一个时节然后闲置,一来资源浪费,二来机子闲置之后容易损坏,降低寿命和工作效率,还不如农忙的时候租来用用,这样比较方便,还能节省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收割机的使用受季节、作物生长周期和地形气候限制,使用时要考虑灵活性问题。我国南北热量差距大,小麦成熟期不同,一般南方要比北方成熟得早,所以职业麦客通常都是从南向北进行作业,比如5月中下旬先入河南,然后途经安徽、江苏,最后北上去山东、河北。根据实际需要,麦客长时间都有事干有收入,避免了机子的闲置和空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农户自己买,本地收割机每亩市价80-100块,而且一台往往不够用,买了用一阵又得放着,还不如用外地麦客的机子,一亩收费才40-60块钱,而且专业的一干就是十几个钟头,日收百亩是常态,所以流动式收割机才成了麦收时节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