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食安创城江门在行动】要“食安”更要“心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近年来,江门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树立要“食安”更要“心安”的工作理念,完善监管机制,压实各方责任,严把每一道关口,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食安”之余更“心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监管部门举办“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

江门自2017年以来在广东省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连续获评A级,2019年11月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2021年2月获评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同年11月成为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

特别是2021年以来

江门创建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成效显著

▼▼▼

✔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农产品安全监测合格率99%以上,食品安全监测年检量达6.7批次/千人;

✔全省率先全面完成27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安全舒适的农贸市场成为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支持率95%以上,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87%以上;

✔2022年全市食品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603.89亿元,全省排名第四。

全面推进食品监管体系立体化建设

重考核推动党政同责

一饭膏粱系万家,柴米油盐关民生。食品安全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皇智尧摄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2020年以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力推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市委书记陈岸明、市长吴晓晖带头开展食品安全包保工作,全市7578名干部包保督导70341家食品主体,全部包保到人、督导到户。

2022年,江门修订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由考核政府调整为党委政府同考,考核对象由13个增加到27个,从注重年终考核调整为既考结果也考过程,日常评议考核分值占30%;增强考核结果运用,明确“一票否决”和行政约谈的具体情形。

同时,江门还持续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加大食品安全基础保障,统筹完善六大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积极推进七大食品安全保障工程,全面开展八类食品安全治理行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统计,2020—2022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食品安全经费合计分别是19105.83万元、20186.94万元、21192.39万元;形成市、县、镇“三级监管”,市、县、镇、村“四级网络”,全面推进食品监管体系立体化建设,全面提高监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市民在超市选购新鲜水果。陈婵摄

深入开展八类食品安全治理行动

强协同消除监管盲区

我市现有食品生产企业1415家,添加剂生产企业23家,食品加工小作坊803家,食品销售企业3098家,农贸市场270个,餐饮服务经营者39052户,屠宰企业28家。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江门充分发挥各级食药安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关注监管难点,消除监管盲点,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守护、进口食品“国门守护”、食品“三小”规范、餐厨废弃物收集规范、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食品交易市场综合治理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正本清源”八类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强化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创出江门监管经验,最大限度消除监管盲区。

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纳入民生实事及“微实事”项目监督周活动,始终把解决食品安全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市政协将校园食品安全纳入“委员议事厅”内容,以“让孩子在学校吃得更安心更健康”为议题,共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农贸市场售卖的禽类开展溯源检查。

当前,江门各辖区农贸市场建立了“五位一体”综合治理机制,农批市场100%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建设了18个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全程追溯试点,4076家食用农产品用证主体使用合格证176.6万张。

同时,《创新“一二三”工作模式打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样本》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应用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完善新会陈皮道地性品牌保护和溯源管理工作;实现全市县级主城区家禽“集中屠宰、生鲜上市、冷链配送”全覆盖;落实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建设全省首个覆盖全市范围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实施1.5亿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世行贷款项目,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9%,保障“绿水青山”的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江门还从严稽查执法,不断强化“两法”衔接机制,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据统计,2020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共立案查处涉食品违法案件4144件,移送公安机关220件;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食品领域刑事案件456宗,破案450宗,其中省“飓风”号督办专案4宗,刑拘犯罪嫌疑人270人,逮捕136人,涉案金额36385万元,其中“飓风2021”行动打击成效全省第一,确保“有罪必移”。

打造“1+9”智慧市场监管系统

建平台提升监管能力

2022年春季学期,江门开平市启动中小学集中供餐,部分无食堂的学校引入了第三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提供配餐服务。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开平市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接入“邑食安”阳光餐饮平台,公开食品加工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法人员查看学校“明厨亮灶”情况。

近年来,江门聚焦“互联网+”监管,着力打造“1+9”智慧市场监管系统,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1”是指建成食品安全“互联网+智慧监管”综合一体化平台,“9”是指商事登记智能审批子系统、市场监管许可智能审批、监督检查全程电子化、产品抽查检验风险管理、“邑食安”阳光餐饮、“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行政处罚全程电子化、产品全程溯源、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处置9个子系统。

目前,“互联网+智慧监管”综合一体化平台已全面建成,从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信息追溯、风险预警与处置等实现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闭环监管,并从政府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消费者参与三个维度积极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一网、一机通办”的智慧监管平台,特别是积极拓展食品安全各项业务与粤政易、粤商通、粤省事、粤信签等粤系列平台无缝对接。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智能审批、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和农业投入品追溯等系统属全省首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门市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构共治落实三方责任

2019年4月12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检查我市校园、餐馆食品(饮用水)安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程监督、媒体全程直播检查执法过程,执法检查结果向社会即时公开,多方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不打码不中断,执法人员怎么检查,网民全过程看得见。错过直播的市民,也能从回放中清楚了解现场情况。

这是江门首次推出“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活动,也是我市在创新监管方式中的一大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监到底”工作经验做法入选第四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优秀案例。

推进食品安全透明执法“一监到底”网络直播定期突击检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抽选、网络投票等灵活方式,以商场超市、酒类经营店、学校食堂、网红餐饮店等群众关心的领域作为检查对象,江门将执法检查透明化,普法工作日常化,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经验做法入选第四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优秀案例和全省优秀普法项目。

自2019年4月首播以来,“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活动共播出187期,累计超过3700万人次收听收看。通过直播执法累计发现问题628个,问题整改率100%,立案查处9宗,停业整顿8家,责令第三方下线整顿5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活动。

近年来,江门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工作为主线,多手段、多渠道、多方位开展社会宣传、媒体宣传、网络宣传。

当前,全市149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1106名食品安全志愿者化身“侦察员”和“宣讲员”,在开展网格化食品安全协管的同时,向基层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氛围。

同时,江门积极开展“我为江门市食品安全代言”线上征集活动,挖掘40个食品安全代言人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象宣传,落实“党委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社会组织、消费者”各方责任;开展“江门食安号”宣传车城市巡游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江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观摩团”,邀请市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和媒体记者等,实地参观和体验食品生产、销售到餐桌各环节安全管理,并听取对食品安全工作意见建议,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各级各类食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举办系列食品安全法规与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四项食品产品标准

成功入选湾区团体标准

保安全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江门全力统筹好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发展,推动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当前,食品产业链规上企业140家,2022年全市食品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603.89亿元,同比增长9.5%,增长率在全市15条重点产业链中排名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2023年3月,为充分发挥江门雄厚的食品产业基础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成立江门市湾区食品企业发展联盟,实现食品产业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推动江门市食品产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促进江门食品产业的集聚和联动发展起到“催化器”作用。

江门还坚持强化标准和品牌建设,制定农业地方标准61个,制定江门特色预制菜、大米等团体标准6个;指导协助杏仁饼、陈皮、酱油和蚝油4项食品产品标准成功入选首批颁布实施的8项食品产业湾区团体标准;实施《江门市农业品牌培育奖励办法》,品牌培育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36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14个,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3个;推动马冈鹅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建成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全省率先全面完成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解民忧实现群众满意

“90后”张茹原来很不喜欢去市场,如今却喜欢上了在市场中寻找人间“烟火气”。“以前农贸市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价格不公开、地上污水较多,有时候气味也比较难闻。但你看现在的蓬江市场,不仅有通风消杀系统,每个商品都明码标价,还有会员抽奖等活动,简直跟逛超市一样。”张茹兴奋地说。

距离蓬江市场不远的水街市场,也在2021年迎来了全新造型。古色古香、充满侨味的水街市场,不仅让普通市民在购物时感受到了社区文化氛围,更成了平价便民、邻里互动交流的理想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食品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民心工程,更是一个城市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源泉。

聚焦群众期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江门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市长工程”纳入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270家农贸市场和11家圩日市场的升级改造,整治后群众满意度达96%,让市民“菜篮子”拎出幸福感、安全感,工作成效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完成升级改造基础上,江门着力推动传统农贸市场转型发展,启动一批特色农贸市场创建,打造消费提质兴旺的商业圈、生活圈和休闲圈。同时,大力治理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2022年,江门完成食品抽检30987批次,合格率98%;完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9758批次,合格率99%;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565447批次,合格率99%;完成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64批次,合格率100%;畅通12315、12345投诉举报咨询热线等渠道,100%按要求核查并回复群众投诉,群众满意率96%以上。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江门将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进一步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实现由“食安”到“心安”的飞跃,助推江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