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炎热夏日,持续的高温天气也阻挡不了餐饮人南下香港拓店的热情。

5月27日一早,湘菜品牌农耕记创始人冯国华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喜报——农耕记香港首店正式签约,选址就在九龙佐敦道新宝广场六楼,预计9月开业。

除了农耕记,同期选择布局香港的餐饮品牌,还有「西塔老太太」。其位于香港的首店,选址尖东新文华中心地下4260平方尺(约396平米)的铺位,目前已经是围挡状态,围挡上还写着“内地排队王、烤肉必吃榜、好评榜N0.1”的字样。

3月6日,柠濛濛品牌主理人就宣布,香港首店选址尖沙咀金巴利街3号金利大厦地下A号铺。4月中旬,位于尖沙咀的门店就正式开业了。

来自广东湛江的柠檬茶品牌「林香柠手打柠檬茶」,也承租了香港旺角西洋菜南街4号昌记大厦地下A2铺,面积约500平方尺(约46平米)。此外,寸土寸金客流爆满的旺角也吸引了「茶救星球」和「柠濛濛」两个柠檬茶品牌在此开店。

时间线往前推,更早入驻香港的先遣部队还有咖啡品牌manner。去年11月,manner咖啡位于铜锣湾世贸中心的门店,就已经处于围挡状态,围挡标注着“香港,我们来了”的字样。不过可能受注册影响,manner咖啡在香港的品牌名为Maners。

除了上述品牌,Hot商业近期在于深圳一些餐饮品牌负责人沟通时,他们也表示有去香港布局开店的计划:“疫情三年,作为旅游城市的香港,餐饮业未能实现充分竞争。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历经三年能够活下来的品牌也修炼了内功,可以尝试去香港试试水。毕竟,香港也可以作为品牌出海战略的第一步。”

内地品牌扎堆香港选铺,最直观的感受者还包括香港的工商铺中介。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也通过各种形式传递香港商铺最新的租赁动态,接受各种线上及线下咨询。

来自美联工商铺的统计表示,5月整体注册宗数新报407家(含商铺及写字楼),按月上升约10.9%,注册金额51.71亿元,按月增加约28.2%。其中商铺板块注册量大幅反弹,5月共有95宗登记,按月反弹约55.7%。

香港拓店背后有何原因

Hot商业来分析

据分析,此番餐饮品牌扎堆香港背后,应该是看到了香港市场的潜力。

这种潜力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香港对于内地游客来说,依然有强大的吸引力。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到访港岛的游客人数今年1月还不足100万,但至今年4月,已增加至近300万。

今年五一的数据也显示,香港入境内地访客数量达到62.55万人,恢复至2019年“五一”假期入境人数的六成。

其二,对香港零售业的恢复充满信心。

瑞银在今年年初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香港零售销售额最快有望在2024年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2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0%。

从今年4月的数据来看,香港零售额也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的92%。(2019年同期零售额约377亿元)

当然,这种信心的恢复离不开香港至上而下刺激消费的一系列举措。

近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就在2023香港零售高峰会上表示,政府推出的“你好,香港!”和“开心香港”两大推广活动也对零售业进一步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消费券计划为本地消费市场注入超过300亿港元购买力。

除了对于香港经济恢复的信心,吸引品牌入驻香港的重要原因,还包括目前商铺市场相对低廉的租金。

以西塔老太太为例,该铺位之前由茶餐厅租赁,最高峰时每月租金约55万港币,疫情期间租金约45万港币/月,此次成交每月租金约30万港币(也有小红书博主指出实际是45万港币),较最高峰下跌不少。

而林香柠柠檬茶目前位于旺角西洋菜街的租金约为13万元/月,较之前租户(药房)的租金,下跌幅度约一半。

观察:

香港大众餐饮仍是掘金高地

过往三年,香港餐饮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据香港媒体2022年3月报道,当时预估有3000多间餐厅暂时停业,估计约6万名员工因而失业或短期失业,更有不少本地名店无奈结业,如中环翠华餐厅、铜锣湾老字号蛇王二、尖沙咀鲁菜名店鹿鸣春、游客圣地珍宝海鲜舫以及油麻地美都餐室等。

近日出版了美食书籍《香港谈食录》的作家徐成,去年7月在香港举行新书签售讲座时表示,过去三年香港餐饮行业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三点。

其一,受封关影响,香港中低端餐饮受到非常大的打击,结业的食肆以大众食肆及游客导向型餐厅为主。最突出的表现是,香港此前不多见的“两餸饭、三餸饭”的低价快餐,吸引了很多基层人士光顾。(粤语「餸」是「小菜」的意思,「两餸」就是「两个小菜」,类似内地的快餐。)

其二,精致餐饮发展势头强劲。由于出境旅游受到限制,香港本地消费力较强的群体对精致餐饮需求强劲,甚至出现了预约困难的现象。当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香港社会财富结构的不均衡。

第三,这三年香港涌现了大量日式餐厅。在香港美食软件Openrice中,以“日本菜”为关键词搜索,一共有3902个条目,较2018年增长56.08%。但徐成也表示这些餐厅良莠不齐,预计后期会面临较大调整。

从目前选择进驻香港的餐饮品牌来看,数量还不算太多,但管中窥豹可见香港市场对于内地相对平价的大众餐饮来说,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不过据三火姐姐与深圳餐饮界行业人士交流了解的情况来看,初入香港市场的品牌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目前来看人员招聘也是一个难点。

2019年初至2022年底,香港人口减少21万人,其中2022年流失9.4万人。另一方面,疫情后更多人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工作日数或时数减少,需要补充的劳动人口更多。

具体到餐饮行业所需的服务意识来看,香港服务的专业精神也需要提升。尤其是通关以后,大批港客来深圳体验消费,在享受到同等餐饮消费仅需一半甚至更低价格的同时,也对深圳服务人员的“如沐春风”也有了更真切的感知。

想必这也是对服务颇有心得的内地餐饮品牌,想去香港“卷一卷”背后的信心来源。如何通过培训,让本地招聘的服务人员能更有专业的服务意识,应是当务之急。

此外,也有专业人士对于中餐的合理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期待:目前新中餐出现了显著的趋同性,创新动力不足。

也有业内餐饮大佬友情提醒,香港租约合同与内地有所不同,如经营不理想欲提前撤铺,需提前支付合同期内的租金,目前深圳个别港资商业体就沿袭了香港的这一约定。对于经营者而言,还需仔细查阅合同条款咨询相关法律界人士,并仔细评估资金的承受能力,

End

本文参考文献:

1、饮食写作漫谈及疫情下香港餐饮新气象|在2022年香港书展上的讲座

2、饮食艺术和生活美学|对话《香港谈食录》作者|香港三联书店播客

3、媒体报道:内地烤肉店攻港 30万租尖东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