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入常问题上,印度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却锲而不舍,前后打了6次主意。

那联合国为什么只有五常?5大常任理事国又有什么权利,能让印度6次申请加入?

做不了“群主”就不进“群”

如今的联合国发源于一战后的国际联盟,五常制也沿袭国联的结构。然而,一战后创造性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国家,不仅不是国联常任理事国,甚至还没有加入国联。

当时一战由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阵营组成,协约国开始只有英国、法国、俄国三个国家,同盟国则有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这五个国家。

最开始这些同盟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无非就是方便欧洲列强们抱团内讧。不过吗,因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和租界遍及全球,战争很快把其他洲的国家卷了进去。于是协约国最终发展到24个国家,大大超过了同盟国。而且意大利开战不到一年突然反水,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加入到协约国。

事实上,1914年7月爆发的一战,发起国没有哪方具有道德意义上的正义性,纯粹是一场分赃不均的内斗。战事一开,日本垂涎德国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利益,也加入到协约国想要从德国手中抢夺胶东半岛。

而看出日本的图谋,当时中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随即向英国提出加入协约国参战的请求,愿出兵五万加入对胶东半岛德军的进攻,但遭到英国拒绝。可见那时中国连和列强联手,从敌对列强手中收复自己领土的权力都没有。

直到1917年,协约国需要大量劳工,才同意让中国加入协约国,但仍不同意中国出兵。战后中国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待遇,战败列强强占中国的利益,居然被“合法”转给了战胜国列强,致使北洋政府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方案上签字。不过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得以废除和战败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停付或缓付一些赔款息金,多多少少降低了一些损失。而美国在一战中收益巨大,不得不说美国在争夺世界利益方面很有创意。

一战爆发后,美国也不像日本那样,急吼吼要趁乱夺取海外领地,而是坐山观虎斗不参战,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当时美国一方面卖战争物资给参战国,一方面为参战国发行战争公债。它不怕打仗,反而怕仗打得不够大,毕竟仗打得越欢,美国就赚得越欢。

等钱赚够了,美国才跳出来捞战胜国的身份,于1917年加入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当时美国参战后不久,总统威尔逊就提出了结束战争的“十四点纲领”。而纲领首先指出,战后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为实现这一目的,有必要建立国际联盟。

1919年,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发表演说,进一步阐述“十四点纲领”的主张。他提到国际联盟时指出:“它不是徒具形式,不是为适应紧急情况需要而产生的,而是一个为了各国的利益,时刻保持警惕、永远发挥作用的机构。”

当时英国本来对国际联盟不太感兴趣,只要英国保持住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不管是战是和,英国都有足够的底气来分蛋糕,国际联盟也束缚不了它。可一战后,英国已经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维持日不落帝国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们觉得把国联当成一个实现英国利益的工具也不错,最后选择了赞成成立国联的立场。而法国出于同样的心理,也开始促成成立国联。

不过这两个当时的世界强国一加入国联,就成了国联的主导力量。虽然美国提出建立国联有多少情怀成分不知道,但美国通过国联稀释英法力量,渗透欧洲事务的图谋却路人皆知。

毕竟春秋五霸成就霸业,除了靠攻伐,也靠维护诸侯国的秩序与和平。当时美国提出成立国联,就包含主导国联成为世界霸主的雄心。可美国不仅不能主导国联,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民族自决权”来瓦解英法的海外殖民地,也被英法以“委任统治”的方式予以否决。

对美国来说,国联提案最终提了个寂寞,《凡尔赛条约》法国又拿走了最大利益。于是美国一气之下,拒签《凡尔赛条约》,也没有加入自己提出建立的国联。十多年后,美国扶持纳粹崛起,其实就是要找回巴黎和会的场子,并通过二战,美国才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而从美国对国联“出尔反尔”的经历可以看出,不管国联还是联合国,终究还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平台。

不屑当常任理事国的国家

印度一次次“头铁”冲常,也是为实现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梦想。

可是联合国的前身国联却有常任理事国选择自废身份,还有常任理事国是被求着入常,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国联成立时,殖民时代还输着液在续命,世界上主权国家的数量远不能和现在比。当时加入国联的国家最开始只有44个,但巅峰时期也不过63个。而且和联合国一样,国联的设有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经选举产生,常任理事国则永久固定。

但当时的常任理事国和现在却大不一样,竟然日本也在其中,另外就是英、法、意大利。这些国家都属于一战的战胜国,分属当时世界上的一二流强国。而这四国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担任常任理事国勉强能支撑起国联的说服力。

不过国联的常任理事国,没有明确拥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而是在一致通过的原则下,和国联成员国具有一样的否决权。而且一致通过原则,也并非总是有效,这导致一个常任理事国退出了国联,这个国家就是总是狼子野心的日本。

1931年,日本在我国挑起“九一八事变”,并一举侵占了东三省,次年又恬不知耻的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当时在蒋介石政府的要求下,国联对伪满洲国展开调查,最终以44票赞成,泰国一票弃权,日本一票反对做出裁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伪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府不具有合法性。结果一出,日本连常任理事国地位也不要了,恼羞成怒的退出了国联。

当时如果日本有一票否决权,国联主持公道的裁决就不能通过。一票否决权的好处和坏处,还是要以当事国的实力而论。

而少了美国走了日本,国联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更让国联难堪的是,1933年,德国紧跟着日本也退出了国联。按理说,国联具有压制战败国的功能。然而1926年国联吸收进德国,马上就给了德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这下战败国成为常任理事国,说明国联的常任理事国,权利和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不可同日而语。

正因为如此,德国开始纳粹化过后,才毫不犹豫退出国联。与其要国联常任理事国的虚名,德国还不如摆脱国联束缚,放开手脚挑战英法建立的国际秩序。

而五个常任理事国退出了两个,国联本就堪忧的影响力再遭严重打击。为了稳住国联基本盘,国联不得不向苏联抛出橄榄枝。但要知道,当初威尔逊的十四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世界联合起来反对苏联。战后苏联遭到协约国十四个国家围攻,苏联也成了国联的对立面。不是万不得已, 国联不会吸纳苏联。

这下苏联傲娇起来,对国联说:“我们苏联可以加入国联,不过不会申请。懂?”国联当然懂,只好放下脸面,由34个国联成员国集体邀请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苏联就这样被求着成了常任理事国。印度看到这段历史,暗中可能要嫉妒得发疯。

不过俄国人从来攻伐为上,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也不愿受国联的和平条款约束。1939年,苏联入侵中立国芬兰挑起苏芬战争,夺取了芬兰近四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不过,丘吉尔却把苏芬战争称为让苏军名誉扫地的广告。因为前苏芬战争中,苏军不仅战损远超芬兰,苏联还被国联开除,成了史上唯一被国联开除的国家,难怪斯大林都后悔入侵芬兰。

国联首倡国美国不加入国联,1937年意大利退出国联后,国联前后六个常任理事国主动退出三个开除一个,最后仅剩下两个,说明国联的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正是基于国联的教训,二战过后,在国联基础上建立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制度才做了一些改进。这些改进对稳定联合国框架很有必要,但也遭到一些国家的吐槽。

五常是流氓国家?

联合国五常真的是流氓国家吗?它究竟有什么权利让印度至今想要入常,又让其它国家叫嚣着五常不该固定?

联合国是由二战战胜国主导建立,五常在联合国建立时就已确定,至今没有变动。然而,一战结束时全世界只有五十多个主权国家,而联合国如今已有193个成员国和两个观察员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什么不增加几个呢?

比起一战,二战明显多了些反侵略的正义性。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中、苏、英为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四国领导人在战时被称为“四巨头”。而法国靠戴高乐领导的海外抵抗,也挤进主要战胜国行列,侥幸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并且二战还有一大成果是终结了殖民时代,没有二战的胜利,殖民地只会换个宗主国,很难想象现在主权国家能比一战结束时多近四倍。要是没有五常付出的巨大代价,印度的婆罗门,或许至今在印度都没有坐火车包厢的资格,更不要说印度在联合国申请入常。

虽然印度一直对自己没能入常,而中国能入常颇有不满,中国入常之初,国力也确实和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不过贫弱的国力打出了造福人类的惊世战绩,哪个国家又能说中国德不配位?

当时鉴于国联濒于崩盘的乱象,联合国改普遍一致性为“大国一致性”。大国指的就是五常,非程序议案要五常一致同意才能继续审议,不然都用不着安理会投票就予以作废,这就给了五常明确的一票否决权。

而且联合国的盘子比国联大得多,二战后世界的联系度也越来越密切。如果再遵循普遍一致性,那联合国什么议案都难通过。五常有反对意见以多数票强行通过议案,那联合国不是在维护和平而是在酝酿战端。

从这两方面来看,大国一致性具有是合理“不公”。不过有些联合国成员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公”合理。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曾在联合国发言时表示,他提出如今已不是战时,五常不该固定,而应该由世界各国轮流坐庄。不固定还怎么叫常任理事国?这还不是重点,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何况国家。五常达成一致都很难,如果一票否决也采取你方唱罢我登台,联合国不是成了世界的祸乱之源。

再说五常也不是如埃尔多安所说在战时设置,而是战后为维护和平设置。五常结构和核时代,是至今没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埃尔多安不知故意还是无意,把因果关系打了个颠倒。

其实土耳其和印度一样,也是入常不得才剑走偏锋,当时这种提案,得到了130多个国家的赞成,大有“天下苦五常久矣”的悲壮。那五常怎么应对?这种无理的公道,五常坚决驳回,以出奇一致的五票否决,来强化一票否决就能达到的效果。事关联合国的结构性稳定,五常不介意一起亮明态度。

见此情况,埃尔多安提出了土耳其的真实目的: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其实有些联合国成员国认可大国一致性,主要是因为自认是大国,却得不到常任理事国的待遇,才牢骚满腹。

而这样的国家,印度是主导,毕竟印度一直有着大国强国梦,也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但国际社会上,别的国家不认可啊,怎么办呢?印度就打起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主意,到时我拥有了一票否决权,看哪个国家敢不正眼看我。

其次,土耳其、日本、德国、巴西也是这么想的。而非洲没有国家能以大国自居,就把非盟55国作为一个整体,也要争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但土耳其二战时和轴心国过从甚密,对二战胜利不仅毫无贡献还有“通敌” 之嫌。战后无论看军力还是财力,都没有大国担当,以大国身份入常有些想入非非。

而德国、日本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算得上大国。可两国是战败国,历史污点和军力受限,也不具备入常条件。至于巴西除了和二战无关,其他条件和土耳其类似,申请入常也是枉然。非盟更不要说,55国使用一个一票否决权,如果入常成功,会不会诱发非盟内战?

因此,土耳其增设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议案,也被五常全体否决。这让印度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印度觉得其国力近些年飞速提升,GDP已经超过原来的宗主国英国,排世界第五,人口超中国已成定局,又是拥核国家,不管怎样也具备了入常大国的条件。而且印度觉得即使五常认为其他国家入常是在添乱,也应该认真考虑印度入常的诉求。

于是印度锲而不舍的提了六次入常申请,前五次被五常轮流使用一票否决权驳回。2021年,莫迪还想第六次申请,哪知五常很有针对性的出了个新规:一个国家五十年内只能提五次入常申请。这样印度的申请次数用完,莫迪的申请发言稿只能扔进废纸篓。

对此,有的联合国成员国私下吐槽,流氓!五常就是五个流氓国家。不过在联合国用些“流氓”手段,总好过把联合国弄成国联那种流氓国家俱乐部,最后连流氓国家都懒得在国联呆了。

而要改变五常格局,除非冒出一个五常之外的超级大国。此外,埃尔多安还提出要废除五常一票否决制,这更加不可能。正如普京所说:“如果废除一票否决制,联合国将在同一天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