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白墙,老街人家,这座隐于同安闹市之中的蔡王府,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的醇香厚重。

(夏海滨/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海滨/摄)

蔡王府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环城中路9号。被称为“学博才高,下笔千言,兼工四六”的蔡复一,原籍金门蔡厝人,徙居同安(现厦门市同安区)后,于同安县城北门内建第宅,名曰“贞素堂”,是蔡复一为他的夫人李氏而建造。

(夏海滨/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海滨/摄)

“蔡王府”坐北朝南,双层砖木结构,开五进三,宽18.99米,底层深11.18米,二层深9米。底层厅堂设神龛,奉祀蔡复一夫妇金身塑像,上层进深约9米,厅中供奉着由金门蔡氏宗亲复制的明代保存至今的蔡复一画像。

(夏海滨/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海滨/摄)

清初被作为营厩,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改为双溪书院,于后楼祀文昌及复一。道光年间重修,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并拓建考棚。在蔡复一故宅东侧有一石碑,石碑为平首倭角长方形高2.8米,宽 1.06 米,厚 0.15~0.2米,连底座通高 3.2 米,篆额“续建考棚记”大字,是研究古代同安教育和科举历史的重要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修葺又增建学舍,民国七年重修。“文革”期间作为同安食品厂,现仅存后楼,2005年重修。

抬梁构,硬山顶,燕尾脊,是金门明代名人留在今日同安的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复一生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复一,字敬夫,号元履,明朝万历五年(1576年)生于同安县翔风里十七都刘浦保蔡厝(今金门县)。自幼聪明过人,12岁作《范蠡传》万余言,18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19岁)连捷得中二甲七名进士,走上仕宦之路。

蔡复一文武兼备,有“抚剑镇太平,举笔安天下”之才,从刑部主事到总督“五省经略”的大半生官宦生涯,蔡复一自谓服膺“三言”,即“报国恩以忠心,担国事以实心,持国论以平心”,其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同安、金门流传甚广。

蔡复一不只是个运筹帷幄的将才,还是个灼识博学的文才。他著书立说,“崇论宏议,涵古茹今”;谈论国事,披吐肝胆,切中时弊;尤工于诗,触事感时,出而为诗。其诗作“渊远雄浑”,“一往情深处,读者如听唱大江东去兼晓风残月之致”。一生著作颇丰,计有《遁庵文集》18卷,《诗集》10卷,《督黔疏草》8卷,《雪诗编》,《骈语》5卷,《楚衍录》10卷,《毛诗评》1卷,《续骈语》2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复一与薄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蔡复一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夜以继日批阅公文,无暇用膳。于是蔡夫人想出一个好办法:用面皮包着菜肴,让蔡复一右手执笔,左手取食。后来,这种美食吃法,逐渐流传开了,在闽南便成为家常佳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了吃薄饼的习惯。

薄饼以大米、笋丝、豌豆、肉片、豆干、虾仁、海蛎、胡萝卜、芹菜等为主料,酌量均衡搭配,吃起来脆嫩鲜美,醇香爽口,又营养丰富,有益于身体健康。

蔡复一带病卒于平越军中,赠兵部尚书,赐谥清宪朝廷评价他。

“入三百年不到之地,成二百年未有之功”

一直以来,蔡复一因其高风亮节被两岸民众广为崇拜。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金门、台湾岛内和新加坡等地,宗孙、乡贤尊之为“蔡府王爷”,祭祀不辍。

转:同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