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夏天,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朝鲜战场上,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开始进入阵地作战。但是在作战中,美军经常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用炮火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使战士们伤亡很大。如何应对美军的轰炸,最大限度减少战士们的伤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一场战斗打完,美军炮火把阵地炸了个遍,很多战士都牺牲了。但是有几个战士却藏在石头夹缝里躲过了炮火袭击。受到这个启发,有的连队就在阵地上挖洞,等敌人炮击时,就躲进洞里。陈赓将军在前线视察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有必要在全军推广。经过仔细考虑,陈赓提出了坑道作战的构想,并得到了彭老总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认为以前的那种简单的猫耳洞工事太简陋,必须进行完善。坑道作战,不能仅是用来躲避,而是要变成战术坑道,既能藏又能打。坑道要有统一的标准,要有作战和生活的设备,完整建成的坑道作战系统要能打、能防、便于机动,方便生活。同时要以班为单位分组进行活动。每组均有一个固定的坑道,各坑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能够互相进行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秋季,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展开坑道作业。并要求坑道工事修建上,必须做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从而掀起了挖坑道的热潮。随着不断建设,各部队的坑道建得越来越完美。以前一个坑道只有一两个出口,后来发展成拥有四五个出口。坑道里面不但吃饭、睡觉、病房等空间齐全,而且还有厕所、弹药库、粮食库等。可以说不但设施完备,而且灵活机动。到1952年夏天,志愿军全线阵地基本建成以坑道为支撑的防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到战争结束,志愿军挖的坑道总长度超过一千公里,简直是地下万里长城。有了坑道,我们就有了战略主动。以前敌人炮火轰击时,我们是被动挨打。现在我们可以主动退入坑道,即使表面阵地被占领,我们仍可以在地下进行攻击。以前是能打下阵地而守不住,现在是不但能打,还能守住。坑道系统建成后,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当属人人皆知的上甘岭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军称之为金化攻势。在这场战役中,美军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还投下了5000多枚炸弹。可以说上甘岭的山头都被削平了,山头被削低两米。最多一天美军就打了15万发炮弹。但是即使这样猛烈的炮火轰炸,美军却一直没能拿下上甘岭阵地。美军轰炸,我们就躲进坑道中。美军上来,我们就打他。美军封锁了这个坑道口,我们就从另外的坑道口射击。不管是用迫击炮打,还是毒气、炸药、手雷、烟熏火烧,美军各种招式使了个遍,都没有用。这样,我们的战士在上甘岭上坚持了43天,阵地在敌我双方间反复易手,我们打退美军多次进攻,终于成功守住了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