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端午将至,吴门桥街道大龙社区党委在姑苏区人社局的指导下开展了“海棠绿叶裹紅韵 乐龄学堂系党群”为主题的乐龄学堂助困志愿活动,旨在发挥社区乐龄学堂弘扬传统文化、教授手工技艺的作用,同时展现社区党建阵地的人文关怀,让空巢老人们也能感受到端午传统文化的氛围。

活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社区内的志愿者们已经紧锣密鼓地准备起了各项材料。“五花肉必须提前腌制入味,粽叶经过煮制才能坚韧,糯米也要提前泡发才能口感软糯。”社区的党支部书记何景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现场的党员志愿者们。本次活动由何书记全权负责,因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热心肠,党员同志们经常亲切的称呼他为“班长”。“这些粽子是要送给高龄老人的,他们的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和绵软,所以酱油不要太多,泡糯米的水不能太少。”何书记反复叮嘱同志们,本次活动的粽子不光美味,更要照顾到赠送对象的食用情况。

6月16日上午,经过巧手的阿姨们齐心协力,上下翻飞,约合五个小时,600个造型古朴,但是个头扎实的粽子出了锅,霎时,整个社区飘逸着浓郁的粽香,端午的文化氛围悄然而至。随后,志愿者同志们分好小组,去往空巢老人的家中,海棠紅韵被盛在托盘中,随着粽子香气飘入老人们的心田。

“何书记,这三个粽子你带回去吧。”在社区共享小屋,向退居二线的党员志愿者们,赠送完粽子,何书记正准备前往下一处。老党员刘国梁一把拉住何景六的胳膊。将用塑料袋包着的三个粽子,塞进了何书记的怀里,刘国梁老人情真意切地说道:“我知道你家孩子要考试了,祝福她连中三元。”

一把糯米、一缕清香,传承着千年的味道,一片绿叶、一根棉绳,系紧了社区党员和群众。美味的粽子,在党员志愿者和老人们手中传递,伴随着香气环绕着在大家周遭的,是传承悠久的端午文化,更是大龙社区党委对辖区内老人浓浓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