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看个皮克斯的片子都要被喂狗粮,并且不是某条支线的狗粮,主线就是一个爱情故事,从相遇到恋爱到见家长,一个大套餐直接送到你面前,这元素城比星期四还疯狂。
一开始对这片子其实有很多猜想,首先看名字肯定就想到《疯狂动物城》,但这极有可能是中文宣发这块想蹭口碑,所以很快就打消了这方面的联想。
再看到风水火土的元素题材,又会想到《头脑特工队》,感觉会是那种战队模式。然后发现导演彼得·孙之前也导过皮克斯的片子,就是2015年的《恐龙当家》。
那片子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故事却俗得离谱,就像一张测试音响的唱片,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可是唱的什么内容就不能细听了。
据说为了做《疯狂元素城》,皮克斯也升级了设备,最终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差,但也还没到突飞猛进的地步。
而彼得·孙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故事。这次的灵感来源据说是导演自己的生活。他出生在美国的韩裔移民家庭,家里也开过杂货店。
继承家业这种事即使没有发生在他本人身上,在东亚文化圈里也不陌生。亚裔题材正是最火的时候,而皮克斯也越来越随大流,出现这个项目也就不稀奇了。
在我个人看来,正确不是问题,废话才是问题。《疯狂元素城》主打一个民族融合,通过爱情线来达成底层移民和当地中产的和谐共处。
歧视方面没有多少正面体现。开头入境签证那段,用俯拍和仰拍的机位对比稍微体现一下移民家庭的地位。
之后一直是移民在排斥当地居民,这也直接成为爱情戏的阻碍,在阿波的家庭成员登场之前,甚至有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
而且总觉本片的配乐带着点咖喱味,印度还真的拍过罗密欧与朱丽叶题材,叫《枪林弹雨中的爱情》。
虽然故事稀碎,还充满三俗梗,但里面的歌舞真的拍得挺好看的,导致我在看《疯狂元素城》的时候,还挺希望他们能跳起来。
结果中间有一段蒙太奇,背景放着音乐,却只是剪了一些节奏感不强的动作进去,总觉得有点对不起这配乐。
本来影片可以通过爱情线的曲折侧面描绘移民的处境,前期老爹总是笑嘻嘻地摆出营业状态,面对当地顾客的无理行为忍气吞声,还要求小焰不能发火。
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也可以强调一下他心累的感觉,这就很能说明多数移民一时间无法适应新环境,但为了立足只能小心翼翼地经营那种心态。
可惜影片只拍了他因为年纪大而产生身体上的疲倦,而他的困境更偏重店面的继承,这条线没有继续发展,随着小焰放下家庭负担,追求自己的梦想,移民处境的问题就被消解了。
影片虽然有很多亚裔文化仪式,体现着差异。但本质上讲的故事依旧是要求父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说是比陈词还滥调了。
或许是因为合家欢的定位,所以主创不想涉及太过沉重的议题吧。那看看奇观方面做得怎样。
影片的奇观主要通过生活细节来体现,这点一直是皮克斯的长处,把水和火的特性融入到我们所熟悉的日常里,不断制造笑料。
但总觉得过于局限在小格局的场景里,对整个世界观设定的展示比较少。整部电影更像情景喜剧。
作为观众本来对这个世界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想了解它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却被困在剧情里走不了。
最后的洪水一开始以为很大阵仗,其实也是一个让观众了解元素城的机会,结果场景从街道来到小焰家里,然后就在这里结束了。
虽说其他居民不像他们那么怕水,但外景已经展示出混乱状态,就这样放任不管了。小焰解决危机后直接进入结局。结局如果精彩也就罢了,居然还是那种闭着眼睛都能写的大和解。
回想一开始对这片子的预期,原本是想看皮克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玩转各种元素,结果看到的却是半部家庭剧和半部爱情剧,并且都是千篇一律的剧情。
最后一个镜头还是个腿离开元素城的特写,要余味没余味,要美感没美感。非常流水线的质感。
忽然觉得《爱如火》很适合作为这片子的主题曲,也是流水线质感,不但符合爱情主线,还能强调主角的火元素特性,而且大人小孩都会唱,这不就是合家欢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