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是中文系的图书馆学专业,培养从事信息组织、开发、利用的专业人才。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影响逐渐深入,专业开展“以应用为目标、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群教学实践改革,形成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的二元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成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强化“全人教育”育人理念

强化“全人教育”育人理念

专业以“价值引领、认知迭代、知识构筑、能力养成”为出发点,强化系统性结构化思维训练,聚焦信息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努力培养拥有“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决策+信息分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两个学科,发挥省级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创新团队,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知行4.0”三全育人品牌等资源平台优势,强化“全人教育”育人理念,突出关联技术、管理创新、决策思维、数据分析等知识的融合,完善基于课程群的教学体系,开展“双驱动制”实践教学,推动适应性本科教育,努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复合人才。

打造学科交叉“融通式”教师团队

打造学科交叉“融通式”教师团队

专业拥有一支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式”教师团队,为强化专业知识融通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五年,专业教师获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二等奖,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和教改项目,在中英文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两百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教师团队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大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形成了多个特色方向的创新创业教师辅导团队。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六十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二十余项。

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专业注重现代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突出“宽基础、重技能、跨学科”的特点,培育在系统设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大数据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数智化人才。加强专业知识基础讲授,完善学生在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信息管理、信息决策、信息分析等方面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增强实践教学实效,以“引导课—整合课—靶向课—归口课”为主线,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利用北京、上海、苏州、太原等地实习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数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计算机类等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多学科交叉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近三年,学生考研率和就业率保持上升态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董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