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8月,我国的授勋仪式刚刚结束,有许多将领都开始飘飘然。

彭总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上下级平等,出现官僚之风。

毛主席同样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号召广大干部下连当兵。

“军官干部每年劳动一个月,下连一个月”

“你管人家11个月,人家管你1个月,这样的队伍永远也打不败。”

消息传到了济南军区后,济南军区的司令员杨得志非常高兴,他认为毛主席说得非常正确。

并且,他也十分怀念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9月26日,杨得志和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干部部部长陈美藻一同下连当兵。

为了避免别人认出自己,杨得志还特意化名“杨邵起”。

几人在徐州某部六连开始当兵,杨得志被分派到了二排四班。

其他人则是在六班。

六连住的还是那种老营房,全连一百多人都在一起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很快就和这些小战士们熟络了起来,他们只知道下连当兵的都是一些老兵,却不知道这三人的身份。

次日清晨,三人和全连一起参加了早操和训练,尽管连长已经嘱咐,下连当兵的同志不用参加早操的5000米,但三人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天中午,连长还给三人开了个小灶,炒了一盘辣椒肉丝。

但杨得志却找到了炊事员和司务长,和他们说不能这样,领导下连了,也是连里的兵,必须要一视同仁。

随后,杨得志把菜倒进了大盆里,和大家一起吃了起来。

团结是部队中非常重要的品质,杨得志的行为也让自己很好地融入了集体,和六连的战士们紧紧地团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连里装备的步枪,老战士只教了杨得志一次,他就拆解自如。

这让连里的战士都惊叹不已,杨得志却只是说:“我之前也当过兵。”

在一次理发的时候,还有人和杨得志开玩笑说:“你胡子可真多,我还没见过你这样的老兵。”

但是,军人的洞察力本就非常倪瑞,杨得志身上有许多战伤,在训练时手臂的战伤漏了出来,也让连队里的人更加怀疑,他是不是大领导。

最终,几人的身份还是露馅了。

他们的专业水平过硬,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人,再加上都身怀绝技,久而久之,所有人都怀疑他们是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战士们在阅读《解放军报》的时候,看到了杨得志的照片,这不就是我们班的“杨邵起”吗?

众人这下才明白了,前一阵子新闻里说的三位下连当兵的首长,杨得志、李耀文和陈美藻,都在他们的队伍中。

杨得志看大家都知道了,也不隐瞒:“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我刚来没有透露我们的职务。”

“其实不是为了保密,稍微查一下就能知道我们是谁,主要是怕同志们知道了拘束,就不敢管我们了。”

“现在好了,大家都非常亲密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杨得志也被评为“五好标兵”,在战士们的欢送下离开了军区。

“下连当兵”对干部的锻炼确实非常大,能让他们直接看到基层中存在的问题,不至于和部队长期脱节,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