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解析#

前言

1983年6月李鹏经党中央代表一致推举,成功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然而当

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得知后

,第一时间不是恭喜他,

而是来到李鹏的办公室叮嘱他:“李鹏,现在你成为中央领导了,可不能骄傲自满,记得要脚踏实地,时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李鹏则十分恭敬的说:“邓妈妈您放心,我会谨遵您的叮嘱,做个像周伯伯一样勤政为民的好总理!”

那么邓颖超为什么会对李鹏说出这番话?李鹏又为什么会叫邓颖超“妈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

看看李鹏与邓颖超之间的“母子情深”。

邓颖超养子

1919年的五四运动让周恩来与邓颖超相知相识。

貌双全的周恩来在会议上侃侃而谈,很快走进了邓颖超的心中,

然而周恩来此时正对革命充满热情,

无心那些谈情说爱的事情。

此后周恩来被组织上安排远赴欧洲旅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

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聪颖漂亮的张若名,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成为男女朋友。

然而随着两人思想观念和革命信仰的不同,逐渐没有了共同话题,这段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此时周恩来听说邓颖超在上海成立了女权运动同盟会,他对这个充满革命热情的女孩渐渐有了关注。

为了与邓颖超走近,

他托李维汉回国时绕道天津替他给邓颖超送一封书信。

信中写道他对邓颖超的所作所为十分欣赏,希望能与她建立革命友谊。

邓颖超本就对风华正茂的周恩来心生爱意,

在两人频繁的书信往来下,确定了恋爱关系。

周恩来回国后,

邓颖超就跟随他投身革命,成为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25年,两人在广州成婚。

婚后周恩来忙于革命事业,邓颖超得知自己怀孕后,为了不影响周恩来工作就偷偷把孩子打掉了。

周恩来得知后,又愧疚又生气。

他说:“小超,跟着我让你受苦了,你不必再为我做出那么多的牺牲了,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要第一时间和我商议!”

邓颖超此举是为了两人和革命考虑,她舍小家为大家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党内的战士们。

一年后,邓颖超再次怀孕,

夫妇二人都沉浸在要做父母的喜悦里。

周恩来说:“小超你辛苦了,

只是不要再做出那样的傻事了,有了孩子我们就有了希望,革命就有了新力量!

我还要去组织武装起义的事宜,你先留在广州好好休养!

邓颖超对这个孩子十分珍视,

但是她也没有因为怀有身孕耽误了党内的工作,临近产期她才被组织上劝往医院待产。

然而邓颖超的生产并不顺利,胎大导致难产,三天三夜都没有生下来。

为了保护母体,邓颖超只得听从医生的建议,

使用产钳助产,孩子生下来就不幸夭折了。

邓颖超强忍悲痛询问周恩来的下落,同事告诉他周恩来因为发动起义正在被蒋介石通缉。

逃亡途中

周恩来还惦记即将临盆的邓颖超,希望组织上能将她送往上海暂避风波。

地下党员几经辗转才将电报送往邓颖超手中,她来不及调理产后虚弱的身体,

在蒋介石的追捕下先后辗转香港等地,

终于在5月1日来到了上海与周恩来相见。

周恩来见到邓颖超的那一刻,

询问的不是孩子,而是:“小超,你的身体怎么样了?”

闻言邓颖超哭的泣不成声,

她愧疚的对周恩来说没有保住孩子,以后可能再也做不了母亲了。

周恩来心疼的说:

“没有也好,免得跟着我颠沛流离的,当务之急你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心地善良的邓颖超夫妇虽然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却在革命过程中收养了10个烈士遗孤,各个视如己出。

他们的第一个养子就是

李鹏

坎坷的人生

1928年李鹏出生在上海一个革命家庭。

父亲母亲都是上海大学的高材生,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相知相恋,成为了矢志不渝的革命伴侣。

李鹏的五舅赵世炎在革命中遭到迫害,父亲李硕勋也在海南岛惨遭部下出卖,暴露了地下党的身份。

在被国民党逮捕后,李硕勋始终不肯说出共产党的机要秘密,于是被他们残忍的杀害了。

临死前,

李硕勋看着这群背弃革命初心的国民党反动派

,用自己最后的力气高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

千里之外赵君陶怀着身孕,还带着3岁的李鹏,失去了李硕勋的音讯,只能在香港苦苦等待丈夫的归来。

不久赵君陶就得知了丈夫英勇就义的消息。

悲痛之余,她身怀六甲,带着李鹏赶回上海,继续投身革命。

刘伯承得知后,决定让赵君陶生产后回到相对安全的四川老家。

1932年赵君陶独自带着4岁的李鹏和刚刚出生的女儿李远芹回到成都。

在这里李鹏和妹妹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而赵君陶一直谨记丈夫的遗志,从事地下党员工作。

因为赵君陶的工作性质与孩子们聚少离多,

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在李鹏13岁那年,赵君陶决定将他送往革命根据地延安学习。

李鹏也听从母亲的安排,

想要成为和父亲一样英勇的共产党将士。

于是他孤身一人来到延安,邓颖超见到年纪尚小的李鹏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非常得体,加上听说了李鹏父母的事迹,于是决定抚养孤苦无依的李鹏。

就这样李鹏在邓颖超和周恩来的教导下,

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7岁时李鹏在组织的安排下要去往前线打仗。

邓颖超得知了以后,

语重心长的说:“好孩子,你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危,时刻为了人民的利益着想,记住人民群众才是革命的基础!”

周恩来则鼓励道:“到了前线要时刻遵守共产党员的本分,做个像你父亲一样英勇的战士!”

李鹏对这夫妇二人有着数不尽的感激之情

,哭着对他们说:

“周伯伯,邓妈妈我记住你们的教诲了,请你们保重自己的身体,等我打了胜仗就回来看你们!”

母子分别的场景总是让人潸然泪下,

周恩来强忍自己的眼泪让邓颖超将他们舍不得盖的一床毛毯送给了李鹏。

李鹏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因为他的养父养母床上只有两双破旧的棉被。

“儿行千里母担忧”,夫妇二人一再坚持下,李鹏收下了这个贵重的礼物,并将感激之情永远的留在心底。

李鹏没有辜负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期望,

在革命中显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素质,成为了赵君陶和养父养母的骄傲。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中央决定派一些优秀的青年干部到苏联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

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听了以后,

决定让李鹏做个表率,于是写信希望李鹏能远赴苏联,为国家作出贡献。

然而李鹏却觉得现在正是战争胜利的转折点,

自己不能离开国家当缩头乌龟。

母子二人的意见不合,加上多年的聚少离多,爆发了两人之间的第一次争吵。

赵君陶在信中写道:“

去往苏联并不是要你临阵脱逃,

母亲相信你也绝不是这样的人,让你前往苏联学习,

是为了我们胜利以后,你可以利用所学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李鹏却不知道赵君陶的苦心,和她赌气连信封都没打开。

邓颖超得知以后,十分赞同赵君陶的想法,

她语重心长的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你母亲此举是为了你的将来。

为国效力不止在前线,为革命事业培养可用的力量也是英勇无比,你既然能在前线,为什么不能到后方呢

李鹏听了邓颖超的教诲后,才明白赵君陶的良苦用心,

于是在赵君陶的安排下,

前往了莫斯科学习水利发电,学成归国后毅然投身我国的电力基建事业。

此后李鹏时刻谨记邓颖超和赵君陶的嘱托,在基层兢兢业业,

默默无闻的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副总理李鹏

1983年,在党中央领导的推举下,李鹏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他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邓妈妈”。

此时邓颖超已经79岁了,欣喜之余邓颖超始终忘不了当年那个懵懂无知,叫自己“邓妈妈”的孩子。

出于对李鹏的关爱,

邓颖超亲自来到李鹏的办公室,告诉他:“孩子,不要忘记你参加革命的初心,要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李鹏看到79岁的邓颖超还像小时候一样对自己殷切叮嘱,

对这个“妈妈”也是十分恭敬。

他说:“邓妈妈你放心,孩子始终记住你和周伯伯的嘱托,我一定会向周伯伯学习,做个一心为民的公仆!”

见到李鹏这样说,邓颖超就放心了,

她与周恩来一生专注革命事业,为的就是看到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繁荣富强。

邓颖超付出心血教导的孩子现在又继承先生的遗志和自己的嘱托,为人民和国家无私奉献,想必这就是革命事业和共产党生生不息的原因。

结语

周恩来和邓颖超为革命奋斗终身,他们收养的孩子们各个成才,记住了他们的谆谆教导,继承他们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李鹏在邓颖超的教导下,逐渐成为了革命的新生力量,并成为了国家领导人。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周恩来和邓颖超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们革命的薪火才得以代代相传;正因为有李鹏这样坚持初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才会有我们今天繁荣富强的国家。

希望我们能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精神,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