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碳点电发光器件领域取得进展

开发发光性能优异、低毒、环保的电致发光材料对推动下一代高质量全彩显示和照明技术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碳点材料凭借其高稳定性、易合成、低毒性和发光可调等特点,在电致发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目前碳点基发光二极管(CDs-LEDs)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单色性差、色纯度低和红光缺失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其在超高清显示领域中的应用。

基于此,福建师范大学陈大钦教授团队利用廉价易得的绿色植物制备出具有超纯窄带发射的深红光碳点(DR-NBE-CDs),量子产率(PLQY)高达52.35%,半高宽度(FWHM)仅为21 nm。在器件应用方面,利用激基复合物构建的有机主体能够有效抑制碳点聚集荧光猝灭效应,提高能量转移效率,最终成功实现了具有超窄带宽(FWHM=25nm)的深红光CDs-LEDs,为碳点在高清显示应用开辟了崭新的研究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成果以“Ultra-narrow-bandwidth deep-red electroluminescence based on green plant-derived carbon dots”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论文第一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仁景论文为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袁方龙教授和我院王志斌副教授、陈大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2275

(2)在钙钛矿背光显示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高质量的背光显示对光转换材料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具有全光谱可调谐性、高发光量子产率(PLQY)和高色纯度特征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材料在宽色域显示中展现出潜力。然而,MHPs存在着长期不稳定的瓶颈问题,不能通过苛刻的稳定性测试。

基于此,陈大钦教授课题组通过精心优化玻璃结构、钙钛矿浓度和原位成核/生长条件,制备出高质量的绿色CsPbBr3@glass和红色CsPbBr1.5I1.5@glass量子点玻璃复合材料,其PLQY分别达到94%和78%,是目前为止报道的CsPbX3玻璃复合材料最高数值。基于玻璃网络有效保护的CsPbX3可经受蓝光辐照和85°C/85%RH的商业标准老化测试,并被应用于构建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据此,设计了基于wLED阵列的新型背光模组和量子点显示器件,展示出更生动和宽色域的显示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for Backlit Display”为题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论文第一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树鑫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陈大钦教授。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13442

(3)在无铅双钙钛矿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多光子吸收材料在数据存储、光限制、微加工、上转换激光和生物成像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报道的多光子吸收主要集中在2/3光子吸收过程,而对于高阶多光子吸收(尤其是7光子吸收)过程的研究极为缺乏。

近日,陈大钦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学元研究员通过异价取代的方式制备了高稳定性、近100%发光效率的Cs2Na0.4Ag0.6In1-xBixCl6无铅双钙钛矿材料。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Na/Bi合金化对双钙钛矿光学吸收的影响,材料在800~2600nm的宽光谱范围内可被飞秒激光有效激发,并首次在无铅双钙钛矿中观察到的2-7光子非线性吸收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成果以“Seven-photon absorption from Na+/Bi3+-alloyed Cs2AgInCl6perovskites”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Horizons》上。论文第一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金世林与福建物构所李仁富工程师为共同第一作者,福建物构所陈学元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吴天敏教授以及陈大钦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mh/d2mh01396g

来源:新材料资讯综合于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