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高考已经完美落幕,不少考生表示终于自由了。事实上,这还不是真正的自由,高考的真正结束,一定是你的志愿填好了。

近日,已经有3省公布了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少同学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和排名。我们的问题来了,省控线公布了,考生分数已经出来了,考生查完成绩之后就可以完事儿了吗?家长和考生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每年高考都有不少的学生和家长会轻视这个志愿填报,觉得太简单了,以为拿到了成绩单就可以了,到时候照着书本填。殊不知,到了最后填报时,一不小心被退档和滑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考生想要上大学,不管你的成绩怎么样,考得是否理想,现在都必须要马上行动了,时间不多了。

此时此刻的考生和家长要准确了解本省的高考招生政策,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这个时间安排主要就是填报志愿的时间,因为不同批次可能会有不同的填报时间。除了这些,目标院校的历年的录取数据,对院校的专业了解,这些都是你锁定心仪院校和专业必须要做的功课。

笔者把高考出分后,志愿填报前必须要做的5件事做了一个梳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一步如果做不好,可能会影响上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了解自己分数的层次。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准确了解本省今年各个批次的录取控制线,确认自己是上了哪个录取批次。二本批次是无法填报一本批次的院校的。

第二,要知道自己在本省的排名位次。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会公布全省的文科和理科的一分一段表,这个表格可以让你找到自己在本省的排名,还可以看到跟自己同分的学生有多少,为寻找目标院校打下基础。

第三,筛选目标院校。这件事情可以分为好几步去走。

1、历史数据的分析

中高分段的考生,选择大学看位次,低分考生看线差。看位次,就是用考生今年的位次,在历年的数据中找出同样的位次,以这个位次为准绳,实现“冲稳保”的选择。

低分看线差,举个例子。以江西考生为例,假如考生今年450分,本科线是445分,也就是说考生是线上5分。那就要找历年本科线上5分的高校,去年本科线是440分,也就是以445分为准绳。

准绳就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之上的就是冲,标准之内是稳,标准之下是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缩小目标范围

不管是位次法还是线差法都是有范围的,但是志愿的数量是有限的,我们必须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大学。这一步是为了考生进一步缩小范围。

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类别、地理位置、办学实力、专业特色、办学环境和条件、行业口碑等方面来筛选,进一步缩小范围。

3、招生计划也很重要

招生计划千万不要忘了,每所大学在一所高校中都是投放了招生计划的,一般来说外省高校投放的数量都会非常少,考生报考外省高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假如外省只招一两个人,你就要看自己有没有优势了。还有招生计划里的备注,尤其要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专业的选择。大学目标基本形成,接下来就是根据大学来选择里面的专业。专业的选择可以结合你的兴趣特长、生涯规划来。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记得一定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不是吓唬人。篇幅有限,不好多说,记住就行。

第五,填报的志愿顺序。当你已经确定好了自己的目标院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志愿的顺序,这决定了你将会被录取到哪一所高校和哪一个专业。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志愿填报相关的问题,可以私信我。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非常感谢!文字内容为本人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