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教师暴力执教的事件屡见不鲜,掌掴、脚踢、针扎,有时干脆连木棍木板都用上了。古人所云的严师出高徒中的“严”本来指的是适度的惩罚,如用戒尺打手心,现如今被曲解为体罚,暴力体罚,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

山西吕梁市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因多次没有完成作业和严重扰乱课堂纪律,被班主任体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脱下裤子用木棍等进行殴打,导致屁股软组织挫伤。
浙江义乌一老师,因学生来了例假,做不了老师规定的某些动作,结果被打青了整个手臂。
山东泽单县一学校被曝出:“小学二年级班主任虐待8岁学生事件”。据当事人小胖描述:老师用手撕他的嘴,撕他的耳朵,并用黑水笔扎他,扎了很多下。
  • 江西九江市修水县第三中学课堂上,一名女教师在课堂上掌掴男生后,遭男生还手反击。
    河南省洛阳嵩县德亭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女学生因英语考试不及格,被老师王某某用木棍打屁股,导致其受伤住院。老师规定,凡是英语考试不及格,少1分打1棍。这名女生少了7分,却被打了10棍!

难怪有网友说戏言,老师不光要能文,还要会武功,没有一点拳脚功夫怎么能行呢?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年纪大的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要对学生严厉一些,凶一些,不然你的课堂是没有教学效果的。怎么凶呢?很多刚入行的老师就把“凶”理解为,体罚,甚至是暴力施教。为啥我们的教育者迷上了“武力”树权威呢?除了熊孩子的客观原因之外,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聊一聊:

无限量升级教师权威。

不可否认,教师权威对于课堂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面前树立了权威,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够顺利的开展,一个在学生中没有威信,学生都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的教育过程,即使你在努力施教,也是徒劳的。亲其师,固然有理,敬其师,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生心存敬畏,才能维护教育过程有序自然。每一个教师都期待自己的课堂:教师努力的教,学生认真的学,师生互动和谐快乐。这就是权威的力量。

如何树立权威呢?〔1〕教师自身魅力。同是一个班,有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所有学生老老实实,包括那些熊孩子。有的老师一来,教室里就熙熙攘攘,这种素质是学不来的。〔2〕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老师凭借自己的过硬的教学能力,让学生钦佩之至,才能敬其师,守其纪。〔3〕教师的惩罚力度。这应该是很多教师惯用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打是为他好”等,为提升教师权威,教育者中有一部分选择了拳脚功夫加上棍棒教育,让惩戒走向了惩罚,过度惩罚,甚至暴力殴打,试图通过此种方式树立威信,结果是违背了教师道德,适得其反。

将责任心过度曲解

如今的教育大环境,使教育者走向了两个极端,在师德红线高压下,有一部分老师选择了躺平,做佛系教师,有一部分老师,总是想着在教育过程中有所成绩,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动不动就要责罚学生,企图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前者的教师,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一心埋头教书,无视课堂的混乱,按理说是一种消极怠工的体现,把教育的神圣放做了随意放羊。后者也是责任心过度强盛,把对学生的关心主观化,绝对化,我管他,严格要求他是为他好,我打他同样也是为他好。其实这是对责任心的曲解。

教书育人不是拳脚功夫能解决的,它是一种文化的浸染,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染。你对学生的好,学生可以通过心里感知。打是体罚,给学生带去的是身体和心灵伤害,怎么可能等同于责任心呢?把暴力执教说成是责任心太强的表现,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莫让习惯成自然

好习惯成自然当然是好事,可有的时候,坏的习惯也会成为自然,久而久之,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好像是没有错的,从事七八十年代过来的人都清楚,那个时候老师对学生的体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相信也曾受到过体罚,那个时候太普通,太正常了,没有谁回会去纠结,反到倒会认为老师做得好。

时代不同了,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增强了,对教书育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罚学生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是违背了教育法的行为。可还有一些老师,平时对学生打骂惯了,觉得是很正常的,家长也没有过多计较,久而久之,有老师就无形中把这种习惯当成了自然,感觉没有体罚,孩子根本就不会听话(实际上学生也确实怕那些凶悍的老师),这种习惯让其体罚越演越烈,甚至肆无忌惮,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不要让习惯变成一种自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需要有惩戒,但不能是体罚,和谐教育的发展,希望教师依法从教,依法理立教。还教育天空的一片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