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因水而兴、缘水而美,水是苏州的灵魂,更是苏州的命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力绘就水清岸绿生态画卷,苏州打好治水“组合拳”,赞!苏州这些治水经验被国家推广。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经验》,向全国推广此项工作中,积累总结的经验举措,苏州7项具体做法被作为经验推广,也是省内入选案例最多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鼎大禹奖!苏州有个“花园污水处理厂”

不止被全国推广,就在最近,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获奖名单公布,昆山市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榜上有名,这是昆山获得的首个“大禹奖”,也是此次苏州唯一的获奖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当地重点实事工程之一,昆山市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由吴淞江流域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千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及,吴淞江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3个工程组成。

该工程全面补齐了昆山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短板,助力昆山日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100万吨,进一步消除了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盲区。同时,打通了周庄至锦溪等4座区域间互联互通,全面提升了应急协调处置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步厂区内,湿地花园、屋面绿化、,瀑布、假山水景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空气中闻不到异味、路面干净整洁、,处处布满花草树木,整个心情都好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翻了!这里用尾水养出生态湿地

绿树葱葱、水汽氤氲,水草丰美、白鹭飞飞,在常熟,由城西污水处理厂尾水,养出的生态湿地,更是吸引无数鸟儿停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熟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生态净化系统,项目总面积约50亩,包括多水塘活水链湿地、出水河道、,景观提升工程等,项目于2020年建成投用,设计日处理水量4万m³,目前每天能够净化处理尾水2万m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

通过这一系统,水中的总氮总磷削减了,水体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经过处理的尾水,还可以用来回补河道,绿化浇灌、市政浇洒,是不是很优秀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这些案例,最后一组硬核数据带大家看一下,苏州如何扎实推进,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2018年以来,苏州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由98座迁改扩建至83座,日处理规模增长24%,达到467.05万吨。年处理污水总量增长26 %,达到13.2亿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90%以上,位列全省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执行“苏州特别排放限值”,达到江苏省2022年新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的A标准(“准IV类”标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完成率由“零”提高到城市建成区90%以上、乡镇建成区84%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80%提升至100%。2020、2021年苏州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在省级评价中获第一等次,2022年获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苏州将再接再厉,深入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

“三消除”

消除污水直排口465个,完成114个自然村、1900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

“三整治”

完成工业企业整治533家,整治“小散乱”排水1433家,阳台和单位内部排水整治349个。

“三提升”

推进10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新建污水收集输送管道330公里,完成1881公里排水管网检查,同步修复“错接、漏接、混接”等问题管网4400余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往今来,苏州的水承载这座城市无限繁华,也吟诵着诗意与浪漫,让我们一同保护苏州水,让这幅流动的“江南百景图”,绵延不息,愈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