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国阅兵的真实影像,它记录着那场被誉为封神之战的阅兵仪式,视频中解放军战士三段式劈枪动作彰显威严,坚毅的眼神透露着保卫祖国的决心,同时也在向世界彰显中国的强大和不可侵犯。

那新中国自从成立以来,一共举办过15次国庆阅兵,为何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会被称为阅兵的封神之战,这一年的阅兵究竟有何不同呢?

84年阅兵现场

1984年10月1日,参加阅兵的部队提前在长安街两侧站的整齐划一,静候着阅兵仪式的开始,9点45分,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国家领导人和各国受邀人员,缓缓走上了天安门城楼。

而通过视频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上午10点钟,在28响的礼炮声中传来了一声:“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检阅。”话音刚落,阅兵现场开始欢呼起来,同时这意味着阅兵正式开始了。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邓公乘坐着指挥车从天安门下驶过,开始了对大部队的检阅,车子在受阅部队身边缓缓行驶,邓公不断的向两侧的解放军战士行礼问候着“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而战士们则用洪亮的嗓音,齐刷刷的回应着“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当载着邓公的车辆行驶完毕后,方阵检阅正式开始,率先走来的就是海陆空三军仪仗队,在鲜艳的红旗下,是他们坚毅的脸庞,紧随其后的是军事院校方队,这是我国军事学院学子组成的,代表着我国的新生代军事力量,是中国的未来。

当这些方阵走完后,就是这次阅兵被封神的关键,步兵方阵,整齐划一的解放军战士手持五六式步枪,当正步踢起的瞬间,他们手中的步枪一晃、一顿、一劈,明晃晃的刺刀被亮出,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在配合战士们充满杀气的眼神,无一不诉说着中国正在日渐强大。

此时的镜头里,向右看指令响起后后,战士们齐声高喊一二,同时左脚开始踢起正步,手上则要进行右手提枪,左手握枪,这是一晃,第二步踢出的瞬间,左手握枪,右手先拍一下枪托,随后往后方一拉,这是一顿,第三步的时候,战士们同时向右四十度摆头,紧接刺刀下劈,这是一劈。

哪怕是从影像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整个步兵方阵透露出来的浓郁杀气,这不仅让我国人民感到自豪,更是震撼到了无数国外来宾。

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外国人的脸上全是惊讶表情,而我国的民众惊讶过后,更多的还是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队伍。

但这杀气并非是刻意训练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些受阅的战士都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每一个人都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待过,可以说是见过血、打过仗的铁血汉子。

而后来之所以不再使用这套动作,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如今解放军部队的配枪换成了95式,没有枪托,这套动作进行的难度很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刺刀都是开过刃的,在阅兵方阵踢正步时,前排战士跟后面刺刀的距离只有12厘米,稍有不慎就会受伤,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自从1984年阅兵结束后,这套动作就被废止了。

1984年的阅兵可以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参加阅兵仪式的人数高达10370人,117架飞机和300多门火炮,205辆装甲车和2000多辆汽车,不得不提的是这些装备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武器,跟建国时的阅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建国时,我国阅兵使用的火炮飞机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而1984年阅兵都是我们自己的武器,此时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坦克飞机,还有了各类导弹,其中最著名的东风5洲际导弹就是在这一年登场亮相,最后随着上万只和平鸽飞翔在天空,阅兵仪式正式宣布结束。

而为了准备这场阅兵,我国也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很长时间的准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阅兵,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强大。

84年阅兵的准备工作

1984年阅兵被称为我国的封神之战 ,向世界宣扬了中国的国威,那么这场阅兵开始前我国都经历了些什么?又做了哪些准备?

自从1949年建国后,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场阅兵仪式,直到进入60年代后,我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实施“勤俭节约”的治国政策,中央领导层决定减少阅兵次数,从每年一次改成了逢五和逢十阅兵。

后来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导致我国进入了一段特殊的时期,阅兵庆典也就暂时停止了,直到1984年,中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举办过阅兵仪式了,那段时期国外势力对中国虎视眈眈。

先有苏联跟中国关系破碎,后有越南入侵中国领土,恰好1984年又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按照之前制定的制度是可以阅兵的。

于是在邓公的号召下,中央领导层召开了会议,开始讨论要不要举办阅兵,会议上不少人都认为阅兵劳民伤财,走的是形式主义,没有举办的必要,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需要来一次阅兵,告诉国民我们不弱,同时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不好惹。

最终在邓公的深思熟虑后,决定这年举办阅兵仪式。

而阅兵开始前,邓公还专门找到了总指挥秦基伟,告诉了他这次阅兵的重要性,中国已经24年没有举办过阅兵,无论如何一定要举办好。

接到命令后,秦基伟就召开了相关会议,为了彰显我军的威严,发挥出天安门气势磅礴的优势,有人提出一个方队由14排组成,每排25人,确定了方队框架后就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战士选拔,一万人里只能选出1000人。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镜头看到当时选人的严谨性,先是测量战士的身高,然后就要看战士们的身形体态,还有挥臂踢腿的标准程度。

1984年3月初,被选中的战士就集中来到了北京昌平的阅兵村,在这里战士们每天都进行着刻苦的训练,而为了彰显气势,每个方阵要做到横看、竖看和斜看都是一条线,每个战士迈出的脚步都要是75厘米,而最初选出的1000名战士中,经过训练后仅仅留下了352人。

从训练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排战士为一个队伍进行单独训练,战士们每挥一次臂,都会有专门的人用尺子去测量整个队伍是否标准,就连踢腿也是如此。

而镜头下的女兵们也接受着跟男兵一样的训练,这是我国第一次安排女兵进入阅兵,她们没有任何怨言,即便是烈日酷暑,她们仍然没有放弃,飒爽的英姿不在男兵之下。

此外,为了准备这次阅兵仪式,曾经针对喊什么口号进行过激烈讨论,当时最为热议,也是被最多人看好的,不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中国共产党万岁”。

但在会议上,邓公力排众议,认为阅兵不仅仅是彰显国家力量,更多的还是慰问战士,所以他选择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这两句。

好在阅兵圆满的完成,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可邓公却考虑起了另外一件事,刚结束阅兵一个月,他就宣布了百万大裁军的决定。

为何要进行百万大裁军

1984年阅兵的封神之战,成功向国际社会宣扬了我国国威,那为何这之后,邓公却宣布要百万大裁军呢?

在会议上邓公先是笑着告诉大家这场阅兵很震撼,也很让人满意,但紧接着他脸色严肃起来,说了句:“让我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来检阅部队,难道没问题吗?”

邓公之所以说出这句话,主要是因为他想出手解决部队老年化问题,那时解放军的部队中,尤其是领导干部,大多都是从昔日的战场上走下来的,可以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部队里,随着时间推移,部队中的老人越来越多。

当时不少人都发现过这个问题,部队老年化对国家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好事,可没有一个人敢提出,他们都知道这些老前辈的贡献,也自然知道他们对部队的感情,谁都不想去得罪人,做这个出头鸟。

可邓公深知这个决定不得不做,既然没人敢站出来,那他就来当这个罪人,为了国家的发展,精简解放军部队,尤其是各级领导必须要消除干部冗杂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

那个时候还在美苏争霸期间,其他人不敢提这个问题,更多的还是担心国际局势不容乐观,可能随时随地就会爆发战争,中国已经经历过一次惨痛的战争,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次经历,所以保留庞大的军队,也算是给中国留底牌。

可邓公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中国的底气并非来自于解放军的数量,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庞大的军队需要高额的开销,而比起拥兵自守,不如把钱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尤其是在经历完1984年阅兵后,不仅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解放军的实力,更让世界看到了,这也是在阅兵结束后,邓公提出百万大裁军的原因,就是这次阅兵给了他,也给了中国足够的底气。

而阅兵中东方5洲际导弹的出现让邓公发现,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家的战斗力并不是靠人数去提高,而是需要一支正规化和系统化的现代部队,要依靠科技力量去提高战斗力。

邓公也是军人出身,他比任何人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必须要站在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所以长痛不如短痛,通知下发后,各大军区开始了裁军行动。

当时裁军的总负责人何正文四处统计资料,最后上报给邓公时发现,全国军队人数在410万人,官兵比高达1比2.45,看到这个数据后,反而却更坚定了邓公裁军的决心。

最终邓公精简了40%的军队人员,退伍军人们也被合理安排到了不同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