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刷到这样一个片段,即一档父母和小孩的真人秀节目,其中一位母亲的小孩总是落单,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当他的孩子跟父母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母亲的回答是不跟你玩就算了,你去写作业,等作业写完了妈妈陪你玩。这段对话听着让我感觉有点心酸,我认为这件事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有人陪小孩玩耍,而是谁来陪伴小孩玩耍,父母和朋友能是一样的吗。父母总是以他们的方式爱着自己,比如说学生年代,认为学习才是头等大事,所以任何时候总是优先考虑学习,就像这位母亲一样,认为孩子不合群、落单根本就不是问题,问题是作业还没写完就去玩耍。

父母总是在想着送自己的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学前班,想要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考更高的分数,又有几个父母会去报班学习怎么做一位好父亲或好母亲,并且会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好父母呢。所以不可避免孩子就是会受到一些不好的教育,在我们未走向真正的自立之前,不仅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同事都教育我们,但父母往往是影响最深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尊重父母的爱

我尊重父母的爱

首先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没有人再会像父母一样没有任何私心地关心和爱护我们了。我记得有一次生病了一场大病,我的母亲24小时陪伴我,看着我的苍白和虚弱,她跟我说宁可生病的是她自己也不希望我遭这份罪,从其他人嘴里听到这句话难免会怀疑话的真实程度,但是从父母嘴里说出来,你只能感受到满满的爱意,我一直都知道他们愿意为我付出所有。

父母为子女做的任何事情,初衷永远都是只要是为你好的,他们就愿意付出一切。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而为之计深远。所以我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位母亲会那么关注孩子的学习,因为在她的认知中,督促小孩学习才是为小孩的未来做打算。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为什么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会责骂小孩甚至家庭暴力,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读书能够让孩子将来少吃点苦。只要是小孩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小孩子无论是性格孤僻还是冲动暴躁,父母都觉得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读书才能为孩子博取个好前程。当孩子成年后,如果你不成婚或者想换份工作的时候,父母就会各种阻止,甚至威胁和恐吓,手段层出不穷,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成家立业工作稳定的人生才是美满成功的人生,即使作为儿女我们现在不能理解。

作为从孩子一路走来的我,只能说一句父母的爱实在太过沉重,如果没有这份爱,我无法走到今天,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爱, 拖住了我奔向自己理想生活的脚步,我又无法将它抛弃,因为我舍不得,同时我也必须承担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人类的感情一直都是丰富又复杂的,父母对我们,我们对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

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

原生家庭,这个词一出来总是会给人很多负面的想法,因为孩子从出生到他能真正自立的这段时间,很大概率会受到周边人的影响从而建立自己的三观,如果父母是抱怨型的人,他们的孩子往往也是这类人,特别是当孩子犯错,或者感觉自己很失败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错误归结到父母,即原生家庭上面,在这里我会严肃批评这类人,除了肢体上,没有任何人能强迫另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就像父母没有办法把他们的想法塞进你的脑子一样。国家规定18岁就是成年人了,什么是成年人,就是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独立承担责任的人,可别说是18岁,有些人到了30岁却依旧还是停留在抱怨父母的阶段,既无法让自己过得更好,又伤害了爱自己的人。

想要为自己人生负责,摆脱当前让自己痛苦的环境,你只能靠自己。在这个阶段,父母的爱就会变成枷锁,你想要开始新的生活,但是父母却会极力让你过着已经平稳安全的人生。这种时候矛盾冲突无法避免,为了摆脱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件事,我们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自主权,即我们的人生要过怎样的人生,父母只有建议权,至于是否要听取意见,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第二件事,则是我们需要有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因为必须摆脱想要改变带来的无力感。换一句话说就是独立性培养,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 自信心,要学会自我安抚和自我鼓励,只有生出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勇气,才能踏出自立的第一步;
  2. 探索自己的兴趣及目标,这一点主要是为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及价值感,当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以后,就能给内心注入能量,加固自身勇气。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人能一下子就找到人生方向,但是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不懈,找到它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3. 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遇到问题不要老想着依赖他人,最现实的就是经济独立,只有到能够挣钱养活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尝试自己想走的路,切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即使是你一直从小长到大的家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与父母和谐相处

如何与父母和谐相处

除了需要知道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以外,你还得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和父母产生了较激烈的矛盾冲突,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里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法:

  1. 理解永远是做出有效沟通的第一步。首先一定要知道父母一定是爱我的,并且是为我考虑着想的,我同样也是为了自己才做出最好的打算,那么为什么父母会和我产生冲突?
  2. 是否有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时,应该尽量保持精确和明了,最好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你的立场,并提供相关的解释,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歧义;
  3. 给予父母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担忧。你需要做的则是认真倾听,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即使你不完全同意。这种尊重是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基础;
  4. 使用非攻击性语言、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指责性的语言,而是使用平和、理性和尊重的措辞。通过使用 "我觉得" 或 "我希望" 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而不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如控制、强迫等词;
  5. 寻找共同点。寻找与父母共享的共同目标或价值观,并将对话聚焦于这些共同点上。这有助于建立共识和理解,并减少对立和分歧。

还可能碰到父母直接拒绝和自己沟通的情况,这里也有两种方法:

  1. 寻求一个让父母有信任感的第三方,让他们提供中立的观点和有效的沟通策略,架起你和父母之间的沟通的桥梁;
  2. 尝试使用其他沟通途径。例如,写信或发送电子邮件,以书面方式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和回应。

如果父母实在是在气头上,建议直接结束话题,等待时机,下次再继续沟通。在这里需要明白,建立有效的沟通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坚持下来通常能带来更良好的关系。

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所以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去改变自己,做到和对方和谐相处。父母走了很多孩子没走过的路,孩子也看见了很多和父母不一样的世界,所以观念冲突在所难免,但父母永远是我们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人生才能更加幸福,然而幸福是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创造的,一起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