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发现宝宝脸上长了“红胎记”,以为没什么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红色斑块越来越大,皮肤表面也开始凸起,才意识到需要看医生。经过检查,孩子被诊断为血管瘤。那么,胎记血管瘤到底是一样的东西吗?如何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胎记和血管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胎记,又称“先天性色素斑”,一般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存在,而血管瘤则是在不断生长和扩张的血管形成的肿瘤。虽然它们的症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是否继续生长,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它们。

红胎记是不是血管瘤科?

是!临床中,红胎记是血管瘤的类型之一,也叫做“鲜红斑痣”,它不会突出皮肤表面,常见于头面部,除了对孩子的容貌产生影响外,只要不发生异变,就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危害。

而血管瘤除了鲜红斑痣外,还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等。这些血管瘤大部分伴随孩子的出生而出现,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长大,慢慢突出肌肤表层,侵入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等,一旦破损,容易造成感染,出血,留疤,严重者毁容,肢体畸形,甚至危及孩子生命。

如何正确区分血管瘤、红胎记?

曹安医院的医生表示:在婴儿时期,“胎记”多为淡红色、长在前额或颈背部,此类为真胎记,大多无需治疗。这种胎记多数会在孩子哭闹或环境温度变化时颜色加深,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入小学时胎记可能逐渐褪色甚至消失。而血管瘤则则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大,且易向深层组织发展。

对于生长在面部的“胎记”家长需提高警惕。此类“胎记”若颜色较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迫不能褪色,则有可能合并生成脑膜血管瘤,使部分患儿智力低下或患上青光眼,此时需尽早检查以排除病变可能。

如果“胎记”的颜色为深褐色,而且在全身多处都有,则要考虑是神经纤维瘤的可能。专家解释,此类“胎记”往往在患儿小时无特殊症状,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深褐色“胎记”或在皮下出现肿瘤,如果肿瘤压迫到神经,则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上述内容,您是否对血管瘤、红胎的区分有了新的认识?上海曹安医院的医生建议:家长可通过“胎记”的颜色来鉴别,对于真性胎记多可自行消退,而颜色较深的假胎记则要提高警惕,及早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