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道博

有弟子问南怀瑾: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这么容易悟道,我却始终不得究竟?
南怀瑾说:给你讲个公案,当年灵云禅师苦修30年,一无所获,有一天大作完毕,内心烦乱,走出去恰好桃花盛开,当下见桃花而悟道。
这个见桃花而悟道,与释迦佛睹明星而悟道、迦叶尊者见拈花微笑、虚云和尚因茶杯碎裂悟道,都是一回事。
曾经有个比丘尼悟道,作了一首偈子:
竟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你的心本自具足圆满,却苦苦寻找一个什么法门,获得一些什么神通境界,岂不是屋中建屋,头上安头,多此一举。
在《指月录》公案集中,雪窦禅师评论修行人痴迷“法执”的毛病:
潦倒云门泛铁船,江南江北竞头看。
可怜多少垂钓者,随例茫茫失钓竿。
你本身就有一个大宝贝,自己不认识,反而到处去寻找,这就是南怀瑾先生一再强调的,知见要正确,然后再修行。
知见不正,总想求个方法,求个答案,求来求去,不知道自心本具佛性,修行不是修成个什么样子,若言修成,那修成还会坏。
最后南怀瑾先生强调一定要读《指月录》,这本明朝的公案集传承600多年,数百位禅师大德开悟的故事,上千首偈语,包含了修行所必须的所有见地、方法、思维、次第,以及扭转你修行中的种种歧途。
在祖师和大德的加持下,明心见性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