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似牡丹亭畔。嵌雕阑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6月25日上午,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段悱恻缠绵的昆曲表演引起全场轰动。英国女歌唱家菲比·海恩斯穿戴上昆曲演出的全套行头,和其昆曲老师、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苏州昆剧传习所常务副所长冷桂军共同演绎了《牡丹亭·寻梦》【忒忒令】,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之后,菲比还用中英文演唱了一首《友谊地久天长》送给毕业生们,表达了她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比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英国女中音歌唱家,《纽约时报》称她“非凡”,《伦敦晚旗报》称她“如银一般”,《洛杉矶时报》称她“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国,菲比曾在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和江苏大剧院等重大舞台演出,多次与著名的中国音乐家合作。今年1月,她还参加了iSING! Suzhou与费城交响乐团在美国合作演出的《唐诗的回响》新年音乐会,和伙伴们用中文演绎了《将进酒》《静夜思》《枫桥夜泊》等15首唐诗新曲,借音乐之桥向世界传递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和苏州这座文化名城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比与苏州、与昆曲的缘分要追溯到2016年。那年,受著名歌唱家田浩江邀请,她来到苏州参加 iSING! 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活动期间,她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两位年轻演员同台演出,顿时被已传承600年的大美昆曲所深深吸引,对美妙的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8年,她再次参加这一艺术节,并在中国度过了她的第一个中秋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菲比2019年起通过网络自学中文,并陆续参与了多场中英文化交流活动。2022年,借助担任联合国中文日青年文化使者的机缘,菲比终于得偿所愿,与冷桂军结缘,在线上向其学习昆曲,学的正是《牡丹亭·寻梦》【忒忒令】。“在冷老师的教导下,我体验了昆曲的演唱和动作,发现这门古老的艺术和我学了20年的声乐演唱完全不一样。”菲比说,无论是换气方式、发声方式和位置、表演方式,昆曲和歌剧都大为不同。“昆曲有着更多的讲究,要根据发音吐字巧妙优雅地换气,身段台步、举手投足都各有涵义。学习昆曲意味着我要从头学习全新的换气、发声方式,形成肌肉记忆才能最终掌握。对我来说,这些简直像是一种冥想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了3次网课后,菲比觉得自己难以掌握昆曲的精髓,“尤其是动作,必须当面请教才行。”下定决心的她在征得冷桂军同意后,于今年6月16日来到苏州,跟着冷桂军再次学习《牡丹亭·寻梦》【忒忒令】。这些天来,她每天跟着老师学习8到10个小时,回家之后还自行练习,不仅学会了《牡丹亭·寻梦》【忒忒令】,还学会了使用中国传统记谱法工尺谱,并正在学习《孽海记·思凡》【诵子】、《西厢记·佳期》【临镜序】两折戏。“工尺谱是一种和五线谱完全不同的记录方式。我一开始接触时,试图用我熟悉的五线谱来记录昆曲,结果发现完全行不通,有太多细节的东西五线谱表达不出来。昆曲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穷尽我一辈子的时间都学不完这门艺术。”菲比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8日,菲比将暂时结束这段难忘的学戏时光,前往北京大学攻读音乐理论博士。而深爱着繁华雅致的江南文化和典雅细腻的昆曲的她,正准备深入研究,比较巴洛克时期音乐和昆曲这两种几乎在同一时代出现的艺术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