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之时,苏联“老大哥”与中国情同手足。
20年后,两国分道扬镳。
苏联不仅视中国为“毒瘤”,而且要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彻底清除中国。
核武器已经就位。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
可以用情侣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中苏关系。
起初,在斯大林执政期间,中苏相互欣赏,确立了友好关系。
甚至“情深似海”,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合约期限30年。
但到了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中苏关系到达了“平淡期”。
起因是赫鲁晓夫不仅对斯大林大加批判,还肆意修改了马列主义。
然后,又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不可调和矛盾”的理论做出改动。
这两个做法让中国共产党心生嫌隙。
从此后,矛盾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并逐渐积聚恶化。
中苏最终“分手”,并引发了包括外交、军事在内的多方面对立。
不过,中苏分道扬镳的结果,是早就可以预料到的。
首先是地域原因。
经过历史发展,苏联的地域不断扩张,最终和中国成了邻居。
“距离产生美”,由于国土相邻,两国之间大大小小的边境问题就从未断绝。
其次是外交原因。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
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其实,本质上是想和美国平分世界。
在赫鲁晓夫的意识里,只有美国、苏联两大强国有资格代表两种社会性质。
故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中,苏联的发展应当排在首位。
他要求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遵守“三和路线”,为苏联的发展让路。
这种蛮横无理的外交方式,直接引起中国人的强烈不满。
除此之外,苏联开始触碰中国的底线——
领土完整。
1958年4月、7月,苏联提出两个要求。
一是要在中国境内建设军用长波电台。
二是要在中国领海,与中国舰队组成联合舰队。
并以此作为支援给中国武器和设备的前提。
但其实,这里所说的支援是苏联早就承诺好的。
而条件,却是突然要加的。
中国当然严辞拒绝。
这次拒绝,让苏联倍感丢脸,两方的关系持续恶化。
1966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
不参加苏共二十三大。
这无疑是断交的信号。
同时,中国向世界宣告:
苏联的国家领导人、苏共的党领导,被修正主义篡夺了。
作为回应,恼羞成怒的苏联派兵20万进驻蒙古。
并在远东设置了数百架轰炸机待命,随时可以对中国进行核攻击。
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2.
本着“得不到就毁掉”的精神,在被中国拒绝后,苏联开始频繁骚扰中国边境。
从1964年10月到1968年3月,由苏军引起的纠纷高达4189起。
1969年,挑衅在珍宝岛达到了顶峰。
正因这次挑衅,世界危机一触即发。
珍宝岛,0.74平方公里,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靠中国的一侧,属黑龙江省虎林市管辖。
岛上有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民众,边防战士驻守在此,执行巡航任务。
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期间,苏军武装部队曾16次入侵珍宝岛。
他们在岛上横冲直撞,不仅干扰了岛民的正常生活,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边境安全。
中方曾多次敦促苏方改正,但对方置若罔闻。
驻守在珍宝岛上的战士,由孙玉国带领,来自黑龙江合江军区分区的边防站。
一共只有30多人。
而与珍宝岛相对的苏军边防站里,规模超200人,坦克、装甲车、汽车也一应俱全。
同时,孙玉国得到的命令是:
绝不能在苏军开枪之前先动手,即使他们欺人太甚。
因此,面对苏军的频繁骚扰,我国边防站的战士有心无力。
3月2日这天,苏军又登上了珍宝岛。
当时,孙玉国带队正在岛上正常巡逻,却被苏军70人包围。
这一次,态势超出了孙玉国的预料,苏军趁人不备率先开枪,中方6名士兵很快倒下。
孙玉国怒火中烧,提前埋伏在这里的侦察兵听到枪声,火速与孙玉国的巡逻队形成战线。
交战也引起了珍宝其他方位驻守官兵的注意。
最终,苏军无力招架,丢下了32具尸体后,就匆匆撤离。
但孙玉国的队伍也死伤17人,让他万分痛心!
但他来不及悲伤,就抓紧布防。
因为他了解苏军,按照他们的性子,这次丢掉的面子,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回来……
3.
接下来几天,乌苏里江两岸的部队都严整以待,准备随时面对战斗。
3月15日早晨8点,苏军按捺不住了。
第一次进攻,苏军想采用迂回包抄战略,却在迂回的途中正中埋伏,不得已退却。
9点46分,苏军开始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炮轰。
一万多发炮弹倾泻而下,肆意轰炸着岸边和岛上的守军。
随后,6辆T-62坦克和5辆装甲车分为两路,继续包抄。
意在将珍宝岛上的士兵团团围住,阻止外围增援。
不过好在,孙玉国早在小岛的最南端设置了反坦克地雷。
其中有4辆T-62坦克在经过地雷区时,被炸断了履带,失去了威力。
苏军强大的军事武器对着珍宝岛轰炸了2个小时,但始终难敌顽强的中国军人。
第二次进攻再次失败。
15点13分,第三次进攻。
24辆坦克和装甲车作掩护,步兵队伍紧跟其后。
炮火连天,距离达到了7公里。
孙玉国带领队伍,用身体作为护卫小岛的最后一层屏障。
一个多小时后,孙玉国的队伍已经体力耗尽。
但突然,苏军全线撤军,这可把孙玉国搞懵了。
原来,我方的大炮精准击打到了苏军指挥所。
负责这次进攻的指挥官,列昂诺夫,就这么死了。
树倒猢狲散,被打个措手不及的苏军,就这样退兵了。
4.
战争已经结束,苏军死了人还丢了坦克,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
更何况,遗落在珍宝岛上的“T-62”是苏军侵犯中国领土的铁证。
苏联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偷”回去。
15日晚上,苏军派出多支小分队,想将坦克运回苏联。
但派来的人无一例外都被侦察员发现,苏军坦克兵一死一伤。
17日,苏军又按捺不住了。
这次,苏军出动了5辆坦克车和100多人,想要依靠坦克车的掩护靠近T-62。
面对对方的火力进攻,中方只能开炮回击。
1900余发炮弹让登岛的苏军又夹着尾巴撤退。
同时,中方领导下令,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这个铁证。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任务,中方兵分两路。
排雷小队于20日开始清除岛上的残余炸弹,确保我方部队今后登岛的便利性。
中国工程兵二工区军务科副科长孙征名以及战友,在排雷过程中牺牲。
同时,坦克的勘验拆解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而苏军也深知,岛上的坦克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成为中方检举自己的证据。
因此,苏方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先是在坦克底部安装了炸弹,想将其彻底摧毁。
但坚固的坦克也只是被气波弹了一下,毫发无伤。
4月2日,苏军继续发射152榴炮弹和迫击炮,却误打误撞炸裂了坦克周围的冰层。
随着一声巨响,545号坦克落入了乌苏里江。
即使在十分寒冷的天气里,中方也没有放弃,即刻安排了坦克打捞工作。
苏军也没闲着,为了阻止打捞,在河对岸架设了3挺14.5毫米的机关枪,监视着水面的情况。
旅顺海军基地对此次打捞作出支援。
基地派出了重潜水队,多次下水打捞,为坦克挂钩。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5月2日,545号坦克被成功打捞上岸。
战后统计,中国军队发射炮弹1万余发,消耗枪弹11万发。
中国士兵伤亡159人,其中71人牺牲,88人受伤。
缴获敌方枪支31支,主战坦克一辆。
经此一役,苏军不仅留下了侵略的证据,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苏军共17辆装甲车、卡车损毁,死伤250多人。
正如毛主席曾说过的一句话:
“世界上一切侵略者及其走狗,统统都要被埋葬掉,为期不会很远,他们都逃不掉。”
5.
战后,各大媒体对这件事争相报道。
1969年3月19日,安徽徽州的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场战争。
对外族侵略者发出强烈谴责,并呼吁全国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
而苏联并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珍宝岛,竟能让他们元气大伤。
苏联的领导人们正在暗自谋划,如何让中国付出代价。
苏共国防部部长,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格列奇科,一直坚持对中国采取强烈对抗政策。
1969年8月,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狠狠地按灭了手中的烟,一拍桌子愤怒起身:
“对中国的态度必须强硬,既然小打小闹伤不了他们,那就动用核武器。”
“我不信,几百万吨的核武器,还不能铲除这颗毒瘤!”
他将中国比作“毒瘤”,要采用“手术”的方法,将中国彻底清除。
他之所以如此仇视中国,不过是边境战争失败后的“无能狂怒”罢了。
不过苏军中也有保存理智的人,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就对此存有疑虑。
首先,中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国民战斗力不容小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
不到三年,第一颗氢弹也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
中国不再是那个装备落后的国家,不是几颗核弹就能解决的。
并且一旦动用核武器,那必然会引起世界的轩然大波。
各个国家面对的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全世界来之不易的和平会瞬间破碎,而苏联将会成为破坏和平的罪魁祸首。
因此,对于安德烈的提议,奥加尔科夫持保留意见。
好在,苏联高层中大多数人支持和平相处的观点。
他们害怕,对付中国的后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尽管反战派的建议十分中肯,但主战派油盐不进。
特别是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不仅“强推”主战派,而且野心勃勃。
奥加尔科夫试图从苏联的角度出发,劝解勃列日涅夫:
“中国人十分擅长游击战,和他们发生冲突,只会越陷越深,越南战争当中的美国人就是前车之鉴。”
苏联高层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两个派别不分胜负。
眼看双方僵持不下,勃列日涅夫使出缓兵之计:
“下次再议!”
但事后他立马召集了支持者,经过长时间的密谋,坚定了核打击的想法。
最危险的是,中国并不知道对方动起了这么恐怖的心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