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视翼SYXR虚拟仿真工业元宇宙应用、半导体3D显微镜全自动检测研发、可承受零下45℃低温超过普通电池能量密度一倍以上的固态电池……32个高精尖项目,轮番展示各自的前沿技术成果。6月27日,2023年度“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中心圆满落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场连续举办了11届的盛会,已累计吸引世界27个国家(地区) 3100多位海外人才报名参赛,220人获得总决赛奖项,96人入选南京市重点人才引进计划,130多人创办的科技企业落户南京,成为南京吸引全球高层次海外人才、促进科创成果落地转化和交流的一张“金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通过对现有液晶、OLED面板产品的研发,开发出了车载专用曲面柔性3D全息互动透明显示屏,能将车窗玻璃变成显示屏,将显示屏变成玻璃,让车载虚拟显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参赛选手谷雪连告诉记者,他们所研发的透明显示屏可将透明度做到80%以上,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公共交通上得以应用,并与多家头部汽车厂商进行了对接开发,预计到2025年,车载透明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50万片。“南京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丰富,我们一直很期待能够落户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决赛获奖选手如落户南京,符合条件的,可享受D类人才安居待遇,可在本市申购90平方米左右的共有产权房、租赁90平方米左右人才公寓,或申领每月3600元租赁补贴,并可优先选购商品住房。”据大赛主办方介绍,相关部门将全程跟踪服务落地项目,促进创业人才团队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和流动管理处处长陈平表示,“南京不断整合技术、资金、人才,优化政策、环境、服务,一个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南京探索“非共识人才”举荐,进一步赋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单独举荐权。建立市场化综合评价体系,由院士、领军企业家、金融专家等组成举荐委员会直接推荐,同时,探索赋予大院大所、创新平台、龙头企业等用人主体自主权,自主评定举荐人才,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在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吸引集聚人才资源上,南京聚力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以及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水生态安全等重大平台。以“类海外”环境建设4家国际人才街区,为3000多名外籍专家、留学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在2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人才驿站海外站点。同时,持续放大“以赛引才”集聚效应,多领域、全方位汇集创新智力和活力,将“赢在南京”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构筑为全球创新人才集聚之地。

(主办方供图)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