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期待已久的暑假即将来临,如何有意义的度过这个假期,便成了家长们头痛的问题。

学习节奏向来应当是张弛有度,暑假作为升入新学年前的过渡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安排得好,学生能从中受益,犹如弯道超车,对学业和成长大有裨益。要是安排得不好,学生养成不良习惯,沉迷网络或玩物丧志,还会影响未来的学习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迎来“坏”消息,暑假只能玩26个小时游戏,仅限周五六日

双减政策落地前,大部分中小学生家长唯一的苦恼就是补课费太贵。好处是把孩子送到补课班以后,学生整个假期比上学时候还忙碌,根本不用家长费心带娃。现如今不允许超前教育,陪孩子过暑假的责任又落到了家长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间在家带娃的家长还好,可以借此机会带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眼界和见识。最常见的旅行攻略就是看下学期的课本上提到哪些景点,就去哪里旅行,这样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大部分家长只能在周末陪娃,工作日还要上班,学生只能由家里的老人代为陪伴。要是没有老人帮忙,只能给孩子报托管班或者夏令营。高年级学生可能就要自己在家自学了,此时家长最担心的除了学生的安全问题,更担心学生整天都在玩游戏

多家互联网大厂发布2023未成年学生暑期“限玩日历”,今年七八月期间,未成年学生只能在周五六日三天的晚上8点-9点玩游戏,整个假期加起来不过只有26个小时。这个时间段家长几乎都在家,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其余时间家长不在家,学生想玩也玩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拍手叫好,再也不用担心未成年沉迷游戏了

去年暑假前夕,就有互联网公司发布过限玩日历,只不过经验和技术都不太成熟。虽然青少年模式确实从时间上限制了学生,但是学生可以偷偷拿家长的手机继续玩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今年暑假限玩模式有了进一步升级,除了限制青少年账号以外,还会加入人脸识别系统,检测实际玩家到底是不是未成年。如此一来,就能大大降低学生拿家长手机玩游戏的概率。家长对此拍手叫好,上班期间也不用担心学生沉迷游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由于未满18周岁的学生都受限玩日历的限制,对于一些上学比较早的高考生来说就不是一个好消息。有的学生今年参加高考,下半年才过18周岁生日,这个暑假还属于未成年,处处都受限制,着实非常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自己淋过雨却乐于撕伞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消息可谓是喜闻乐见。还好自己出生的早,没赶上这样的新政策出台。此外,大学生再也不用担心暑假打游戏会遇到小学生队友了。不过也有人担心,每周五六日三天的晚上,会不会线上玩家都是小学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堵不如疏,丰富暑期安排才是关键

也有家长对这样的安排不太满意,觉得未成年中小学生就不能接触游戏,1个小时都不能玩,更何况26个小时。青少年模式就应该被全面禁玩,否则学生不能玩游戏的时候,心里也会惦记,同样耽误学习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家长建议,不能只限制游戏,也要限制刷短视频的时间。否则学生不玩游戏去刷短视频,一样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以前家长可以直接没收手机,可是现在老师经常在班级群里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没有手机不行,限制方式应该更加严谨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认为堵不如疏,与其想尽办法限制学生玩手机,不如想想如何让学生暑假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爱玩手机,而是除了玩手机以外没有其他选择。要是家长能带学生出去旅行,出去运动,学习学生感兴趣的兴趣爱好,他们怎么会沉迷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家长总用没有时间来推脱,那就不能责怪学生沉迷手机了。家长平时自己都手机不离手,学生自然有样学样,也觉得玩手机不是坏事。家长若是在学生面前看书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然就会觉得读书比玩手机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方向,就看家长是否用心挖掘培养。暑期是最适合带学生体验生活,挖掘兴趣方向的机会,这样远比单纯的补课对学生更有意义。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限玩日历”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