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主动把生态环保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分局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各项工作,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平度市的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无机盐化工、医药原材料的中外合资企业,近日,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将一面“巧解难题促发展,法治护航更心安”的锦旗送到了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平度分局,感谢分局、对企业的专业指导,帮助其决了发展路上的障碍。

执法检查,发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新河中队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用罐车将废水运至周边盐场晒盐,晒出的工业盐作为副产品用作氯碱、纯碱行业所需原料。此种处理方式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通过化工基地高盐管网排放”处理方式不同,涉嫌环境违法。执法人员当即对企业涉嫌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现场取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和调查询问笔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了解,企业“好心”竟办“坏事”

经执法人员深入调查了解,该企业为切实提高污染的治理水平,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借鉴国内同类企业处理经验,组织专家论证,并专门申请了副产品标准,采取晒盐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将晒取的工业盐用作氯碱、纯碱行业的原料所需,以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经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约16万吨污水排放,减少处置费用800余万元,但企业对环境管理政策掌握不到位,未对环评批复和已申领的排污许可证同步进行变更,无意中“好心”竟办了“坏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企携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针对企业反映的“好心办坏事”问题,平度分局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大调研发现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练兵场”,政企携手破解发展瓶颈。安排精干力量“问诊把脉,开出药方”与企业一道向市局相关处室作了专题汇报,争取环评处、总量处支持,两个主管处室一致认为企业的这种行为是朝着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方向发展,不必再报批环评文件,仅在排污许可证中申请变更即可,随即指导企业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

法治护航,依法依规免予处罚

平度分局在案件审查中发现该案符合《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2年版)》第九条第四项“污染物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但是变更的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明显有利于污染防治的,自检查发现之日起10日内重新提出排污许可证申请的”规定,可以依法不予处罚。平度分局组织执法人员、管理科室、法治科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达成依法不予处罚的一致意见,提交分局案审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对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免罚。

举一反三,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平度分局顺势顺力、举一反三,对化工基地同类型企业逐一开展调研摸底,看是否具备同样处置条件,以便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营造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下一步,平度分局将指导相关企业及时变更相关手续,以最优服务、最简程序、最快动作、最严监管、最好效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