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背景的加持下,储能产业炙手可热,毋庸置疑的说,在现今新能源的产业中,储能势必要成为领头羊,这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在笔者看来距离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节点已经越来越近了。

尤其是在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展会”)以及杭州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中,各路资本疯狂涌入,我们发现加入储能赛道的企业在会展上明显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席此次上海和杭州大展的企业总数接近4000余家,储能行业的龙头企业几乎全部到场,从光伏或者其他行业跨界储能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储能材料、储能电池、系统集成、PCS、BMS、EMS、温控、消防等等几乎涵盖了储能的全产业链。

但值得注意的是,储能产业在安全、寿命、度电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依旧存在,而国内储能的刚需市场何时出现也成为了企业和投资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储能产业网也对这两场盛会中与储能产业相关并且带来全新/主推产品或解决方案的部分企业进行了梳理(下图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储能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可是上下游产业链都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创新突破。尤其是在储能的技术创新方面,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

当下,虽然碳排放法规日益严苛、碳排放成本急剧上涨,但原材料供应问题正在逐步缓解、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也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更是不断优化。

储能企业如果可以以市场应用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那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指日可待,储能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更是可以迎刃而解。

新能源的下一棒,储能产业网和您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