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人才为本。在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的关键节点,亟需要把聚集人气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让雄安成为可以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地方。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集中转载了河北日报刊发的《“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长篇通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40年前的那段历史,追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关于人才工作的实践足迹,深刻感悟习近平同志为河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雄安新区加快建成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人才九条”明确规定,“调入的人才,由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使用,出现问题,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加以解决。”一字一句细细品读,为什么要强调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解决。这表明,抓好人才工作,关键是要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才能确保人才工作的落地实施精准高效。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牢固树立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组织开展各类人才走进雄安、书记进名校宣讲等活动,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各方人才深化对雄安新区的认识,让更多人知道选择雄安就是选择美好未来,早来雄安就能早获发展先机。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吸引,营造一流人才生态。“人才九条”,大到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小到“给人才提供100%细粮”,条条说到了人才心坎上。亲切地称呼当地的种棉能手为“冯伯伯”,逢年过节经常去看望慰问技术人才……长篇通讯中,总书记真心实意爱才敬才的故事,处处体现出思人之苦、谅人之难、容人之量、成人之善。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要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聚、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以城聚才,以才兴城,让人才心生向往,雄安新区各级党员干部要牢牢树立为人才服务理念,以雄安人力资源产业园为平台,以用好“雄才卡”为抓手,以建立“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购房”的“无缝隙、全链条”人才住房保障服务为关键,为各类人才提供“一键式、一站式、一条龙”“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打通初到雄安的“最初一公里”、常住雄安的“关键一公里”和扎根雄安的“最后一公里”,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产业引聚,加速产才融合发展。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翻两番无从谈起。正定“人才九条”紧紧抓住了引进人才这个“牛鼻子”,积极面对市场经济要素聚集与原有计划经济政策间的矛盾,积极运用务实政策导向,吸引大批人才、项目在正定落地,使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雄安新区着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围绕雄安新区“5+6”产业发展方向,构建产才融合政策供给机制,优化产业人才引进服务团机制,创新产才资源交流合作机制,力求精准对接、精确服务,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打造一大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构建从种子企业到领军企业的良性发展梯队,实现引进一个人、带来一群人、完善一链条、壮大一产业、实现大发展。(执笔:薛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