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就像秋天里诱人的果实,说话只不过是树叶般的陪衬而已,人很多时候,事业有成才有话语权。想干成一件事,路不是固定在那里等着人去趋近,而是要自己去创造、开拓,开路的过程,记得打好地基,步步拓展,耐心加勤奋,终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俞敏洪说: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能力就是和别人比的竞争优势,能力远比黄金珍贵,一个人的能力在成功的路上占了半壁江山。成功的路上,锻造能力就是打好地基。

01 能力,通往成功的天梯

能力就是机会,是取得成功的底线,一个人的能力不全是天生的,可以想拿来就具有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和钻研,请教良师,才会成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小时候是个烦恼的少年,体弱多病,根本没办法到学校去上学,只好呆在家里学习,可是他并未放弃,而是更加勤奋好学,很快便认识了很多字。

瓦特很喜欢动脑筋,生活里的异常现象都会引发他去思考钻研。有一天,他到乡下奶奶家玩,发现牛吃完草以后,嘴巴还在不停地咀嚼,后来他跑去问牛的主人,结果主人告诉他牛有4个胃。

有一次他看到奶奶家的火炉上水烧开了,水壶冒着热气而盖子总是跳动,瓦特特意抱来小凳子坐下来观看,盖子时不时被热气推动,就像看水壶盖在腾云驾雾中跳舞,这画面好玩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奶奶喊他:“你怎么不出去玩,愣着干什么?”

“奶奶,你看盖子为什么会在上面跳动呀?”

“冒热气就会跳动呀!”

瓦特还是不明白具体缘由,而是觉得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技术,问题的答案才会水落石出。

为了加强自己的能力,瓦特15岁时,就到父亲的作坊里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在里面瓦特谦虚地向工人们学习,以至于后来他的技术在作坊里无人能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岁时,父亲的作坊关闭了,瓦特选择继续提升能力,于是在父亲的支持下,瓦特走了12天的路,来到了伦敦向当时有名的机械师约翰·摩尔根学习。在瓦特狠狠地抓住这样提升能力的机会,刻苦钻研,最终别人要用7年才学会的技术,瓦特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全部掌握。

学有所成以后,瓦特没有选择回家乡重振家业办加工厂,而是到大学里当一名仪器最终修理工,打磨践行自己的技术能力。

02 人力,人脉就是钱脉

有了强大技术能力的支撑,在大学里当修理工的瓦特面对工作轻车熟路,并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家,很快遇到了引路人。

一天,瓦特站在开水间里发呆,此时,走进来一个戴着眼镜的教授,专注的瓦特丝毫没有察觉。教授看着他傻愣愣的样子便问:你在这发什么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特一时支吾,教授看着这个可爱的年轻人,问他是哪个班的学生,瓦特说:

“我不是哪个班的,是学校仪表的修理工,我是来修水压表的。”

教授看他若有所思的样子问道:

“刚才我看你好像对着热气发呆。”

“是的,我一直想研究这个东西。”

“如果有时间你可以到我的实验室来看看。”

就这样瓦特和大学里教热学的布莱特教授认识了,瓦特从教授那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理论,为他日后改进蒸汽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人生在世,能力是地基,人力是催化剂,一个人不可能成事,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特28岁时,学校安排他去修理教学用的纽科门蒸汽机,瓦特并没有当做苦差事,而是很开心,在修理的过程中瓦特发现了蒸汽缸很小,但是炉子里产生的蒸汽却非常大,瓦特就这个问题向布莱特教授请教。

在教授的指点下,瓦特计算出了水变成蒸汽机后体积放大了将近1800倍,以此计算,学校的蒸汽机完全可以将汽缸再做大一些。瓦特又将自己的计算结果拿去给教授看,教授肯定了瓦特的研究是正确的,教授鼓励他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蒸汽机模型,并且把它变成一台真正可以用的蒸汽机。

03 财力,实现理想蓝图

某些时候,金钱会限制人的自由。当瓦特能力、人力具足时,践行到第二步时,便卡节了。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非常差,瓦特经过多次努力,都没能把蒸汽机模型变成真机器。一放就很多年,以至瓦特对这个想法已经失去了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促成瓦特的能力展现成果,教授到处打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位热衷于技术研发的企业家罗巴克。这位企业家看了瓦特的蒸汽机后,终于和瓦特签订了共同开发新型蒸汽机的合同。

可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很落后,最后企业家考虑花费太大而拒绝合作。而另一位企业家波尔顿却找到了瓦特,给了他强大的经济支持。

1781年,瓦特发明的双向通气汽缸的蒸汽机和复动式蒸汽机正式面世。他的发明,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蒸汽机的诞生,使蒸汽轮船、火车应运而生,给后人带来非常多的便利。

瓦特从烦恼少年变成了大发明家,离不开能力、人力、财力的拓展和支撑。成功的路上记得要锻造能力,拓展人脉,让金钱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施展空间。

关注我的文字,滋养你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