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沙湾市柳毛湾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小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单元,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把小庭院做成菜园子、果园子、养殖场,以多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在柳毛湾新村窦世莲家,菜园里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等各类蔬菜郁郁葱葱。她正弯着腰、低着头在园子里摘辣子准备中午做拉条子。窦世莲的丈夫徐成勇刚遛弯回来,便进到菜园子摘了一个大西瓜,一边乐和着说“一敲就是好瓜。”窦世莲说:“我这个菜园子有一分多地,每年3月份种上蔬菜,到6月份就能吃了。这个园子里的瓜果蔬菜品种有20多种,每年从6月份到10月份都不用买菜,对我们这个普通的3口之家来说,每年节省蔬菜和水果钱大约有3000多元,长年累月,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呢!”
徐成勇家的菜园子及果树全是施的农家肥,蔬菜水果成熟后,他们吃不完,就送给邻居、亲戚朋友吃。还养了鸡和羊,平时吃肉也不用买,到了冬天,过年过节都可以吃上自家的农家肉。
像徐成勇这样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在柳毛湾镇还有很多。以前没有实行“庭院经济”的时候,好多人家的院子里脏乱差,一下雨房前屋后及院子里泥泞不堪,而现在的农家小院变了样,走到哪里都是绿意盎然,瓜果飘香,鸡、猪、羊、牛等圈舍整齐划一,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走进皇渠新村葫芦峪组麦麦提敏的家里,一群鸽子惬意的在地上觅食,葡萄、南瓜顺着藤蔓成了凉棚,姹紫嫣红的各种花铺满了院落,菜园子里大葱、甜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应有尽有,整齐干净的院落让人耳目一新。无论是种植区,还是养殖区,都错落有致。正在院内菜地除草的麦麦提敏夫妇脸上写满了幸福。
今年以来,柳毛湾镇结合本镇实际,带领全镇群众开展庭院改造,按照住宅区、养殖区、种植区“三区”分离的要求,因户施策,对庭院进行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院内、林带空地实施“一棚葡萄、一片菜地、一个棚圈、一个拱棚、一个小果园”的模式发展庭院经济。真正把“庭院经济”“边角经济”转化成了“美丽经济”,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收益。为确保庭院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柳毛湾镇不断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指导、动物防疫定期服务等措施,确保果树、蔬菜、家禽、猪羊牛的成活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据悉,自从实行“庭院经济”以来,柳毛湾镇村民在房前屋后及院子里约栽植8100多株果树,种花种草9300余株,养羊1600余只、鸡5万羽、牛2331头,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