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燕

上次课程中我们讨论到一个问题,就是可不可以给对方多点允许。这真的是一个好问题,也是我们的必修课,修了这么久,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在把这个问题来梳理一下,在谈给对方的允许之前,可不可以给自己多点允许?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是不被允许的呢?我观察到的现象,在我们家,如果对某个人有意见,不会当面表达,例如我妈对我姐有什么意见,不会直接对她说,而是对我说;我们姐妹间也是这样,如果有什么不满,是不当面表达的,不当面表达的原因好像是为了维持彼此间和谐的关系,怕关系变得尴尬和破裂,也好像是这件事没那么重要,不需要把它告诉对方。如果真的有什么不满必须表达,那么一定有个中间人在他们之间传话。不当面 表达不满 是我们的家的一个模式。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还是非常团结的,也相互关心,有什么事情大家互相支持和帮助,可是少了点什么?好像是我们之间非常客气,因为我们都把好的一面、客气的一面呈现给对方,而把不满隐藏起来,所以我们的关系其实是有些疏远的。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兄弟姐妹之间用开玩笑的方式互怼几句,或者什么话都可以说的状态,我非常的羡慕,我羡慕他们相处起来很轻松,也羡慕他们不需要顾虑关系的破裂而随意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当面表达不满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和同事、领导相处偶尔也会有一些不满。不能立即、当面表达的不满,会变成内伤消耗自己的能量,其实在内心我对自己有一个看法,那就是我不够勇敢,但我很少敢于去面对这个自我评价,也不愿意看到“自我”弱的那一部分。潜意识中或许是为了回避不满出现的机会,所以我总是表现的很友善,争取为自己创造一个友善的环境。又或者我把防御的那根弦放的很低,如果没有人狠狠踩我一脚(踩到这根弦)的话,我不会让自己有感觉,从而让我避免对他人表达不满。

从表达的结果来看,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在家庭中是权威角色,是不容挑战的,所以作为孩子的我,也尝试过向“权威”表达不满,但我是没有力量与代表权威的父亲抗衡的,即使有什么不满也不能表达,只能压抑,久而久之,我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不满。

看到这些我感到有些悲伤,不能表达的愤怒在我心中变成了委屈......我发现在我们家,也不能当面表达失望、生气、愤怒、悲伤如此类似的情绪,如果我告诉父母我遇到了难题,他们就会很担心我,过度的担心不能减轻我的情绪负担,反过来我还要照顾父母的情绪,因为我们之间很少有表达“忧”的那部分,所以我感觉他们不会接,也接不住,所以我学会什么事情都自己扛,只报喜不报忧。有些时候我觉得很孤独,逐渐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坚强”的人。很幸运参加的团体小组,我情绪的淤堵大部分都通过团体课来疏通,通过成长一点点疏通自己的情绪,让我感觉通畅、舒适、阔达了很多。

这是我感觉到的,也只是我赋予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圈内,不能允许自己,或者我们只期待能得到他人的允许,就好比是栓在树上的那头牛,而成长是什么?就是发现自己惯有的模式后,允许自己突破,从一点点到很多很多。

如果现在我还期待他人来授予我表达不满的权利,这似乎是不现实的,我已经长大成人,我可以告诉自己:我有表达不满的权利,我允许自己表达不满。当我这样告诉自己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担心关系的破裂,但允许自己去试一试,结果不一定很糟糕。这样对自己做工作,我也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试探性的一步,我知道在这点上我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成长。

与人相处,我也非常容易表现出来客气来,而客气其实意味着疏远,如果哪天你觉得我对你对他不怎么客气了,那一定是我在努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