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拥有马街书会、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汝瓷烧制技艺、宝丰魔术共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妙善观音传说、白朗起义传说、木偶戏、韩店唢呐、高腿曲子戏、河南坠子(西路)、大调曲子(墨派)、平调三弦书、翟集冯异小米醋酿造技艺、经担舞共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风搅雪坠子书、快板书、评书、祭火神、乐器制作技艺、刺绣、剪纸等6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8项,累计186项,代表性传承人475人。拥有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父城遗址、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小李庄遗址共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保护较好的各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余个。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宝丰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宝丰人民的立足之本、精神财富,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资本,更是我们崇德尚文、踔厉前行的动力。

近年来,宝丰县文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2017年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不断加强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尤其是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在自己的岗位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人的保护上不断探索新方法、推出新举措。在加快推进非遗项目抢救与保护的同时,加强理论成果的研究,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自说唱区成立以来,抢救性整理出版了与说唱及非遗相关联的书籍50多部,1000多万字。在全国文化、文学界又创造了一个“宝丰文化现象”,这些图书已成为宝丰对外文化交流的高端精品,成为展示宝丰文化的最佳形式,成为宝丰人了解自己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成为讲述宝丰故事的有效载体,意义深远,在新时代书写了一段新佳话。

6月初,宝丰与中国红学研究会、北京曹雪芹学会、河南省红学研究会共同举行了“在宝丰遇见《红楼梦》”,启动了《红楼梦》说唱文化保护,这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一部分,另外还举行了非遗购物节、非遗夜市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说唱文化生态区建设和非遗保护更加深入人心。

《宝丰说唱文化普及系列丛书》发布既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说唱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宣传展示,更是全县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举措。当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突出问题就是传统文化的失传和断代。宝丰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急需我们的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能在这里断代,需要接力传递,世代传承下去。拿宝丰方言来说,很多现在的孩子们很多不知道啥是“喝汤”啥是“扁食”,“中”字的来历,“解手”的来历等,这些特色方言是地方民俗文化的特色,包括宝丰的古代八景,地方历史人物,从小就听的“瞎话篓”传说故事,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等,都是贴宝丰的标签,无论走到那里,这些都是生活生存的底气、引以为豪的骄傲。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此,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试图通过编撰丛书的形式,把这些文化事象留存下来,告诉下一代,这是宝丰的文化,这是根和魂,正是有了这些内在的文化内涵,才能时时刻刻提醒着宝丰人,才有归属感,才更有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宝丰说唱文化普及系列丛书》是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组织本土专家作者,根据2017年“宝丰文化进校园”教材蓝本,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全民文化普及读物,有《宝丰曲艺》《宝丰戏曲·魔术》《宝丰民间习俗》)《宝丰方言》《宝丰历史人物》《宝丰名胜古迹》《宝丰民间音乐舞蹈》《宝丰民间文学》《宝丰传统手工技艺》共9册组成。

作者全是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本土作者和非遗工作者编著,经过多次的调研、选题、讨论,与出版社编辑对接修改完成,非常接地气,凝聚了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的心血,是大家共同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这套丛书全面展现了宝丰的历史文化本貌、文化生态环境,文字简洁凝练、通俗易懂,是传承、传播宝丰地方文化的大众读物。丛书从非遗项目的历史由来,存续状况、展示展演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套丛书对宝丰名胜古迹的历史由来,以及传统技艺的制作、曲艺展演、魔术表演的诀窍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不可多得。系列丛书对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认同,推动宝丰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非遗传承者,人人都是非遗保护者的浓厚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宝丰说唱文化普及系列丛书》将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动力,激励全县人民携手并肩继承先祖的聪明才智。品读系列丛书,更好地了解我们宝丰丰富的文化资源,了解我们非遗项目和历史及发展现状,发扬主人翁精神,争当宝丰文化的参与者、普及者、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