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前《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自己的作品发布会上悲伤落泪,不舍地准备向所有的读者道别。因为这可能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和大家见面了。

因为就在几个月前,凌志军正在写作时,忽然昏死过去。等他醒来,得到的诊断报告简直就是一个惊天噩耗:癌症晚期,脑部也有转移,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晕倒的原因。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凌志军的心头。他知道,自己的老爸凌建华就死于肺癌。凌建华先后担任过《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的副编主任。

凌志军简直不能相信:“我天天健身,生活规律,平时连小病都很少,为什么竟然会突然得了癌症?而且是到了最后的阶段。”

可医生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片子,面色淡然,“你这种状况,通常三个月就会死。”

此时谁也没想到,凌志军不但三个月后没死,还击败了自己的癌症。他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刚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凌志军也很恐慌。他和老婆一起,到处寻找有名的医生,希望能找到治愈的办法。

据说北京天坛医院有一名擅长癌症手术的专家,凌志军等了好几天,终于预约到了专家的号。他等了好几个钟头,终于被叫了进去,凌志军本来还打算跟这名老医师说说自己的情况,结果对方只扫了凌志军手中的片子一眼,就扭头跟身边的一个年轻医生说话,完全没跟凌志军交流。

凌志军对这看病的体验很不好,不像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患者,更像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实验的对象,自己仿佛是死物。

“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来说,在官员和医生面前是最没有尊严的。”凌志军后来道。

事实上,患者更多的是想要有个有耐心的医生,解答自己的疑惑,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足以点燃患者的热情,而冷言冷语,则会让患者的内心变得更灰暗脆弱。

这次会诊根本没有收获,凌志军不知如何是好,求助仍在进行中,这种情况他已经遇到过很多次,感觉一天比一天失望。

后来,远在海外的妹妹,将他的诊断报告给了比利时的专家医生,妹妹也是学医的。经过比利时的医生们研究,认为凌志军的大脑肿瘤与肺癌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这说明,凌志军肺里的那个癌症,应该还没有扩散到大脑里面去。

比利时医生们的这个判断,让凌志军看到了一丝曙光。只要不是转移,都是可以被遏制住的。

凌志军又仔细研究了大量资料,随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听医生的建议立刻进行头部手术,改成直接进行肺部手术,且手术后不做化疗。

之所以不接受化疗,是因为她看过太多例子,在化疗后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反而给人的身体造成巨大亏损,可能化疗是有用,但凌志军觉得,自己这个情况还是不做化疗更好。

在接受了一次肺部手术后,凌志军离开了医院。

他已经不打算再将自己当成一个患者了,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可以随心所欲。以前吃的那些油腻的食物,现在都已经不吃了,什么腌制食品,什么炸鸡烧烤,什么甜点啤酒,统统都不吃了,他要活得更健康!

凌志军还开始自己做菜,他把自己做的“红枣糙米饭”晒到网络上,跟网友分享,凌志军说:“这是我现在午饭的主食,非常好吃,比白米饭都不差。”

他曾经抱怨过,甚至怨恨过:为何偏偏是我?为什么我就我不能享受人生?在这种情绪的裹挟下,凌志军觉得身体越来越不好。

过了几个月,他终于想通了,抱怨和自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它与害怕和急躁一起被列为癌症患者三个最坏的精神状态,也是治疗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心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

“当一个聪明的患者,要比当一个乖巧的患者好得多。”凌志军道:“要向死而生。”

凌志军坚定地认为,大部分的癌症并不是无药可救,真正治愈的关键,还是要看病人的精神状态和体质,药物只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2012年,凌志军又做了一次检查,这次,他的脑部病变基本消除,肺、肝等器官都无异常, 身体指标也恢复了正常,他终于战胜了癌症!

凡人和癌症的比拼,凡人竟然赢了!凌志军的成功让广大群众热议,也成功引起了大众对心理的重视:积极向上真的能对抗疾病。

凌志军成为了抗癌第一人,他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并于2012年正式推出作品《重生手记》。

在五年的康复治疗中,凌志军对自己的治疗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主要有:“癌症治疗三大原则”、“救命四大基本”、“什么样的医生值得信任”、以及“康复九策”等。其中,他把自己治疗癌症成功的办法精简为“康复九策”,包括:

1.建立正确的诊疗理念。

2.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3.要把吃,喝,拉,撒,睡这五件事情做好。

4.多散步。

5.享受更多的阳光。

6.多深呼吸。

7.保持快乐的情绪。

8.亲朋好友的关爱。

9.多做喜欢的事。

凌志军说:“别以为做手术,做化疗,打针吃药才是治病,走路、进食、甚至呼吸,其实都是一种治疗。”

自从得了癌症之后,他就一直靠这些方法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

凌志军以一种独特的方法,将自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时至今日,凌志军还健在,他依旧在平静地过着他的一生。

癌症治疗专家何裕民曾说:许多癌症病人并不是因为癌症死亡,而是因为对癌症的无知,对癌症的极度恐惧,以及由于恐惧而产生的盲目反应。

“癌症并不可怕,”凌志军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是我在得病前,都明显地对癌症抱有恐惧。当我们看到周围的患者都死得那么快,那么痛苦,我们都会认为,这是不治之症。

其实,癌症只不过是慢性疾病而已。在某些发达国家,患有癌症的人寿命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的一样。例如,美国的癌症患者,他们的平均能再活11年。实际上,如果我们没有被吓到,也没有陷入到对治疗的误区中,那么痊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凌志军在书中写道:在全世界的癌症去世患者中,1/3是因为恐惧而死,1/3是因为治疗而死,剩下1/3才是因为疾病而死。

如果我们保持乐观,保持冷静,没有陷入到治疗的牛角尖,那么我们就有66%的几率可以避免死亡。

其实,不止是癌症,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乐观地去面对,去解决,但凡心态强大,你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就高了一半。就像凌志军的妻子说的那样,《重生手记》不只是给癌症病人和家属们看的,也是写给在生活中面临巨大困难,却又坚持想要更好地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

《重生手记》是对凌志军人生奇迹般成功的一次记录,也是给身患“恐惧症”的人们一个好的启迪。任何人看了这本书,都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学到如何健康地远离疾病。这是智慧教育,也是成功的经验总结!

《重生手记》讲述了凌志军一生的故事,希望您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力量、勇气与智慧,从中获得心灵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