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上为什么不提捻军?

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捻军起源于盗匪,也没有像样的起义纲领,后面接受太平天国爵位,更像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一部分。

细看捻军的历史,有点像是清版的水浒,有朴素的反抗精神,但并不太先进。

我们先简单看一遍捻军的历史,再讨论这个问题。

一

捻军的这个“捻”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的家乡就在捻军起义这一带,捻这个字在方言中应该是“把纸搓成一条”的意思,引申成为量词,意思就是一股、一伙,一群人。

捻子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一般外人对捻军的称呼,捻军自己人是不会说:我们是捻子的。

这就跟“南蛮北侉”意思差不多,都是外人的称呼,但捻子在民间也并非蔑称。

捻军怎么起来的呢?

有人说捻军来源于白莲教起义,其实并不准确。

捻军并不源自白莲教,而是来源于镇压白莲教的乡勇(民兵)。

清政府为了镇压白莲教,招募了一些民兵,这些民兵在白莲教起义后,回到乡里,无心种田,渐渐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带把小刀,好勇斗狠。

这一时期的捻子是非常“体面”的,捻军头目穿着华服,骑着高头大马,众小弟簇拥着,到集市上,比先放鸣枪数声地保和绅士衣冠相迎,有时候还盛筵款待。

当地人要是谁说一句,我跟某捻军头目关系很好,那些流氓恶少没有不羡慕的。

捻军头目往往也自以为荣,旁观者都啧啧称赞说:这公才算混家子。

捻军首领都自称混家子,大概就是混社会、社会人的意思。

在当时社会情况下,也需要捻军的存在,一个村子有捻子,这个村子就安全,外面的捻子就不进来。

要是某家族有人说,我叔、我兄弟是捻子,那种荣耀连中进士也比不上。

这是清廷统治能力衰落的缘故,在乡下,捻军势力渐渐可与衙门匹敌。

渐渐地,有的大捻子几百人一群,抬炮、鸟铳、刀、长矛各种武器都有,衙门也没人敢问。

捻子中头目有称响老的,就是专门给人平事的,他代替了衙门的功能,百姓有争执都找响老来评理,大家也都服气。

这就等于在跟衙门抢生意,由于清廷黑暗腐败,没有人再去衙门断案,都找响老解决。

捻军具体做了什么事呢?

前几天我看到一份资料,大概统计了下,1807年-1853年,这40多年里发生的事,记录如下:

两县捻子内部斗殴7次;

护送私盐、劫夺盐车等10次;

讹索酒食、钱财、牲口等6次;

抢劫39次;

绑架牲口(或人)让人拿钱赎回10次。(数据统计来自郭豫明《捻军史》)。

这都只是有记录的捻子行为,真实数据要多得多。

从上面我们能够看出,这段时期,捻子基本上跟土匪差不多,主要工作就是抢劫。

其实捻军是一种兼职,他们农忙时回家种地,闲的时候外出干活。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捻军看到同行业务发展良好,也趁机发展壮大,在这两年前后,开始敢明目张胆地跟清军对着干了。

特别是太平军北伐西征时期,大批的捻军加入太平军中,一起打仗,当然捻军也带坏了太平军军纪。

李秀成说太平天国军纪破坏有3个原因,其中2条都是说是捻军之害。

从上面统计的捻军事迹来看,应该不算是冤枉。

由于太平天国的影响,有的捻军发展成3000多人,甚至的有数万人之多。

这么多人就藏不住了,起义是必然的,起义就得有旗帜,还得有称号,称号五花八门,有的叫太平顺天王,还有的叫兵部大都督、四大天王等。

旗号就更多了,也非常搞笑,随便列举几个,比如:

兴国天子、齐天大圣替天行道、八卦、帅字等。

这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看西游水浒,非常有个性。

再看一些捻军头目的名字,也都很有个性:

马和尚、武大僧(就是上文号称“四大天王”之二) 、刘狗 、龚瞎子、马老虎、张三、刘疙瘩、王小二、李三闹、王大柱等,这些名字一看就知道都不是一般人。

写到这里,大家对捻军有个大概的印象就行。

各路捻军发现单干有点吃不消,决定合并成一家。

上文说的是1807-1855时期的早期捻军。

接下来,捻军的历史进入第二阶段,各路捻军会盟,并跟太平天国配合作战

二

1855年,各路豪杰来到安徽亳州涡阳,举行会盟,大家推举张乐行为盟主。

一听盟主这个词就知道,捻军内部是派系林立,组织是比较松散的。

张乐行原本家里很有钱,曾有地500亩,在太平天国刚起义时,就干贩运私盐的生意,还杀死盐巡,砸毁关卡,后带兵跟团练打仗,手下聚集很多人。

会盟之后,张乐行自称大汉盟主(或大汉永王),捻军一共分5路,分别用5种颜色的旗帜。

用颜色当旗帜的好处是,不识字的人也认识颜色,容易在老百姓中普及。

坏处就是颜色比较少,所以又有镶边旗八卦旗等杂色旗帜。

一开始,捻军是不屑于依附太平天国的,但总打败仗,才不得不依附太平天国。

正巧此时,太平天国刚经历天京事变,内忧外困,两方势力一拍即合。

太平军对捻军基本上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太平天国不干涉其内部事务,只希望他们作为北方屏障,捻军比较独立,常常配合作战,仗打赢了捻军独立占一块地盘,有时候也不太听话。

捻军在李秀成和陈玉成的领导下,打了几个胜仗,张乐行还到南京亲自见了洪秀全。

洪秀全封他为“征北主将”,赐他名马、银鞍和洪秀全手书的一副对联,后来被封为沃王。

不久捻军内部也发生了一次“小天京事变”,有的将领不同意跟太平军一起作战,因为老家总被清军洗劫,想回老家发展。

但张乐行不同意,杀了两个将领,见状其他一些捻军将领率部北归回家了。

这期间捻军自己也攻占了一些小地方,但一直没有攻占大城市。

这也是捻军在国际上名气远不如太平天国的原因。

捻军由于各将领都是老家人起义,所以各有各的势力,人心不齐,叛徒层出不穷。

比如,苗沛霖就是欺骗陈玉成,将他绑住交给清军,导致陈玉成被杀。

这些人没什么理想,无非就是占山为王的心态,这也是捻军没有被选入历史书的原因之一。

1863年,随着陈玉成的死,太平军在安徽势力覆灭。

张乐行独自带兵守着家乡,僧格林沁率骑兵围剿,捻军屡次失败,张乐行就想撤退,但他的续娶的妻子名叫杜金蝉说:

好盟主,拥众百万不能一战,何以为人?(《 两淮戡乱记》)

这句话直接害死了张乐行。

.
气愤之中,张乐行率众20万与僧格林沁决战,锣鼓喧天,旌旗蔽日。

但僧格林沁的骑兵比较厉害,而且又装备了很多洋枪,捻军大败。

这一仗捻军主力尽失,张乐行一开始带几百人跑,最后屡遭到截击,最后只剩20多人,逃到他表弟家。

表弟一看自家大表哥来了,赶紧热情招待,其实在几天前,表弟已经投降清廷。

表弟暗中向清方告密,第二天黎明,清军率上千人赶来,表弟故作姿态说:

官军来了,我也没法庇护你,怎么办?

张乐行大惊,张乐行儿子大骂表叔出卖他们,随后一行人被押送到僧格林沁军营。

僧格林沁问他为什么造反?

张乐行说:我不好造反,官逼民反而已。

几天后,父子二人受酷刑而死,张乐行大骂叛徒,并不许儿子(13岁)喊痛。(《捻军史研究与调查》,这种调查一般是后期民间访谈,未必真实,看看就好)。

之后僧格林沁在当地大肆烧杀,导致当地一片血海,人烟绝迹。

张乐行的家族亲戚整整被灭三代,被杀得断门绝户,其儿子、妻子(杜金蝉)等全家被屠。

这么看张乐行确实挺惨的,但凡事要看两面。

上文说了,捻军内部的叛徒家常便饭,张乐行在早期(1854年左右)也曾叛变过3次,调转枪头进攻捻军,不太讲义气。

然而,在1855年,各路捻军竟然仍旧选他当盟主,可见大家似乎也都不是太在乎这一点。

捻军叛变概率似乎比太平天国高得多,最终张乐行也死在表弟的叛变中。

以上是捻军跟太平天国一起作战的阶段,太平天国覆灭后,这一阶段就结束了。

遵王赖文光率部跟捻军合并,成为新捻军。

这一时期的捻军才真正开始大放异彩,杀了僧格林沁,让曾国藩无可奈何,重创淮军。

三

要提到新捻军,就不得不说赖文光。

赖文光本来是一个文员,在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让他带兵打仗。

陈玉成在兵败之后,命他进军西北,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兵力大增。

太平天国失败后,长江以北只剩赖文光一支队伍。

前文说了张乐行的捻军大败,但也有捻军余部逃出,他们亲人被屠杀,跟清军有着血海深仇,所以更团结了。

捻军和太平军的余部合二为一,众人推举赖文光领导,我们就称其为新捻军。

赖文光将捻军改造,形成新打法,这种打法更像是运动战。

他们遇到敌人就跑,转瞬就跑几十里,等清兵追击疲惫时,再来个回马枪,转瞬间四面包围,一举歼灭。

这些都是百战精锐,让清廷十分头疼,第一个倒霉蛋就是僧格林沁。

1865年,僧格林沁追击捻军,追到山东中部山区,捻军佯退,将清军引到河边,突然来个回马枪。

清军大败,僧格林沁靠属下拼命保护才得以逃脱。

僧格林沁非常恼火,发誓要与捻军决一死战。

接下来3个月,就是捻军溜僧格林沁的时间,沿着河南省溜了几圈,从豫东到豫西,从西到南,再从豫南到豫北,最后跑到山东,3个月跑了几千里。

打这种滑头战术一定要有耐心,但僧格林沁已经失去了耐心。

进入山东后,又跑了一个多月,最终跑到一个叫高楼寨的地方,此地河堰交叉,柳林密布。

将士们在此相互勉励,打算背水一战说:

前有黄河,后有追兵,若战败则全军覆没,无一能生还,不如拼死向前。